桃子果实成熟期不一致时,可以通过以下管理措施实现分批采摘:
适时采摘:根据桃品种特性和销售市场远近确定采摘成熟标准,并按标准采摘合格的桃果,其他桃果仍留在树上。采摘完一批后,立即施肥、灌水,促进小果迅速膨大,一周后可采摘第二批,然后再施肥、灌水,膨大后再采摘。一般可采摘3~5批,亩产量可达3~4吨,比一般桃园增产1吨以上。
合理疏果:疏除发育不良的病虫果和过密、过旺枝,留下壮枝并控制副梢生长,促进枝条充实和果实着色成熟。夏剪以疏剪为主,疏除过密、过旺枝,留下的壮枝留1-2个副梢,并将副梢上部不充实部分剪去,无副梢枝条留35厘米。已木质化且达到一定长度的新梢应缩剪。
果实除袋:根据品种和地区不同,解袋时间也有所不同。鲜食品种采收前完成,有利于促进着色。硬肉桃品种于采前3~5天摘袋,软肉桃于采前2~3天摘袋。不易着色的品种,如中华寿桃在采前10天摘袋效果最好。摘袋宜在阴天或傍晚时进行,避免阳光突然照射导致日烧。
控制环境条件:在桃子硬核期前后避免雨水过多或大水漫灌,以免根系缺氧导致养分输送不良。合理的冲施以磷钾为主的膨果孕花肥,促进果实正常发育和核的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