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16日 16:01:56

立秋后养殖户如何加强鱼塘管理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6日 16:01:56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3625
导读:立秋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摄食量逐渐增加,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因此,抓好立秋后鱼池的管理是高产的关键,主要搞好以下四方面的管理工作。

立秋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摄食量逐渐增加,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因此,抓好立秋后鱼池的管理是高产的关键,主要搞好以下四方面的管理工作。

立秋后养殖户如何加强鱼塘管理-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加强饵料投喂

根据对池鱼容量的估算值,按总重量的4%-5%左右的比例,投喂全价颗粒饵料,一般每天投喂3次,早上6时至7时投喂45%-50%,中午11时-12时投喂30%,晚上5时-6时投喂20%左右。具体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温、鱼的活动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投喂后2小时内吃完为宜,不留残饵,80%-90%的鱼要吃饱。特别注意池鱼发病及阴雨天气一定要少喂或不喂,以免引起水质恶化,造成损失。

2、强化水质调控

秋季由于池鱼溶量加大,鱼类活动空间逐渐变小,而投喂量、鱼类代谢物却越来越多,因此池塘水质调控尤为重要。

一是要合理开增氧机。坚持“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全天开”,不要让池渔因缺氧而浮头。

二是调节PH值。每隔15天左右使用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清毒,杀灭有害病原体,而且能促进池底有机质分解、降低透明度。

三是使用微生物制剂。每隔15—20天,施用1次微生物制剂,调节池水中的微生物组成结构,使池水中的有益菌群始终处于优势状态。

立秋后养殖户如何加强鱼塘管理-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3、预防病害发生

秋季是养殖鱼类病害发生时期,要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定期投喂韭菜大蒜等药饵,定期泼洒敌百虫等药物预防肠炎、烂鳃、暴发性出血病等病害发生。同时加强巡塘,注意观察池鱼的活动情况,发现病害,及早对症下药。

4、适时捕大留小

9月下旬可适当捕大留小,以减少池塘中的鱼容量。捕捞时,应选择晴天早晨,小心操作,避免池鱼大批伤亡。

立秋后养殖户如何加强鱼塘管理-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惠农网小编温馨提醒,秋季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时期之一,气候凉爽,水温适宜,养殖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快速,是养鱼产量增长的最关键季节,必须加强鱼池的秋季管理。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陈华强
陈华强·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
私营
922咨询量
1121回复量
擅长:草菇、秀珍菇、羊肚菌、平菇、白菌、姬菌、竹荪、凤尾菇、姬松茸、松树菌等食用菌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肖新明
肖新明·技术员 | 详情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
湖南省怀化市职业技术学院
3861咨询量
4913回复量
擅长:擅长淡水鱼,青鱼,鲢鱼,鲫鱼,鲤鱼,小龙虾,泥鳅养殖
限时免费提问
麦健辉
麦健辉·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
鹤山市轩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8497咨询量
7280回复量
擅长:擅长白菜、西红柿、丝瓜、南瓜、苦瓜、西瓜、辣椒、水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栽培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