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10日 14:03:53

水稻纹枯病怎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0日 14:03:53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15745
导读:提到水稻种植病害,很多种植户都会讲水稻纹枯病,的确,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的常见病害。那么要如何防治水稻纹枯病呢?

提到水稻种植病害,很多种植户都会讲水稻纹枯病,的确,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的常见病害。那么要如何防治水稻纹枯病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如何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症状及重发条件中找到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

水稻纹枯病怎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水稻纹枯病, 俗称云纹病、花脚秆, 属真菌性病害。是近年来南方水稻经常发生的主要水稻病害之一, 主要危害叶鞘、叶片, 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

1、发病症状

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 逐渐扩大后呈椭圆形或云形病斑, 叶片病斑与叶鞘病斑相似。一般造成减产1至2成, 严重发生时, 减产超过3成或更多。随着水稻分蘖后、禾苗封行、温度开始升高后, 水稻开始发生纹枯病、并不断扩展;进入拔节、孕穗期后, 田间密度进一步增大, 田间通风透光光性能显著减弱, 湿度明业增大, 如果此时再遇高温季节, 纹枯病会迅速加重发生, 禾苗病丛率和病株率明显加快上升, 连续阴雨天气更容易造成病害迅速流行;直到水稻灌浆中后期, 随着田间湿度慢慢下降, 纹枯病的发生又会逐步减轻。

2、重发条件

2.1 菌源

菌核数量是决定病害流行的基础。每亩残留菌核量达6万粒以上时会引起纹枯病大流行, 菌核生活力强, 在干燥田里6个月仍有80%以上存活, 一年半以后还有50%以上存活, 水淹半年也有30%以上存活率。

2.2 品种

易感品种发病率比一般品种发病率高出15%左右。

2.3 密度

密度越大发病率越高。

2.4 天气

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

2.5 施肥

氮肥过多, 生长过旺有利发生。

2.6 水份

田间长期灌深水纹枯病重发。

3、防治适期

纹枯病病菌由土壤传播, 在水稻分蘖封行后, 田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流传播, 在密植的稻株丛中间菌丝也能相互蔓延传病, 在分蘖盛期至拔节末期, 主要在株间或稻株丛间相互扩展, 导致田间病株和病丛相互感染, 病株率和病丛显著的增加, 然后感病部位从下位叶鞘向上位叶鞘和上部叶片逐渐发展, 危害水稻上部功能叶片, 造成水稻的秕粒增多。因此药剂防治纹枯病必须抓好两个时期, 一是水稻封行期, 也即是水稻分盛蘖至分蘖末期, 当发病株率达10%时, 喷施药液杀死气生菌丝, 抑制病害菌丝在稻株间水平横向扩展。二是在水稻拔节至孕穗期, 当发病丛率达15%时, 用药防治, 可以有效地抑制菌核的形成, 进一步控制病害向上部叶鞘和叶片的发展, 从而确保水稻上部三片功能叶片不受病菌侵染。

水稻纹枯病怎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4、防治方法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结合适时用药的综合防治技术。

4.1 打捞菌核

可在整田栽培前, 将田间灌深水, 然合用网兜捞去下风头田边、田角水面上的浪渣, 烧毁或深埋, 可消灭大量菌核。

4.2 控水灌溉

水稻生长期要合理排灌, 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止早衰, 以水控病, 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 既要避免长期深灌, 也要防止晒田过度, 促进稻株健壮生长, 控制纹枯病危害程度。

4.3 合理密植

栽播均匀, 提倡推广机械栽插, 早稻一般株行距为3×7寸, 中稻一般为6×9寸, 晚稻一般为5×8寸, 同时采取壮秧稀植等健身栽培, 田行走向为南北走向, 以利田间通风透光, 降低田间湿度。

4.4 优选品种

在注重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前提下, 宜选用分蘖能力适中、株型紧凑、叶型较窄的水稻品种;以降低田间荫蔽作用、增加通透性及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提高稻株抗病能力。水稻植株具蜡质层、硅化细胞是抵抗和延缓病原菌侵入的一种机械障碍, 因此在选用品种时多选此类水稻品种。

水稻纹枯病怎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4.5 科学施肥

施足基肥, 早施追肥, 不可偏施氮肥, 增施磷钾肥, 采用“控氮、稳磷、增钾”的配方施肥技术, 使水稻前期叶不披, 中期叶不徒长, 后期禾苗不贪青。

4.6 药剂防治

分蘖后期病株率达10%就要施药防治。可选35%井·蜡芽200克或20%井冈霉素100克对水30公斤喷雾。发病严重的田块要选用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75%拿敌稳 (肟菌脂·戊唑醇) 2000倍液进行喷雾。在水稻拔节至孕穗期, 选用37%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75%拿敌稳 (肟菌脂·戊唑醇) 1000倍液进行喷雾, 一次用药能有效地防治水稻纹枯病、叶鞘腐败病、稻曲病及稻粒黑粉病, 且能兼治水稻中后期多种病害。

以上就是惠农网小编整理的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您都学会了吗?如您想了解更多的农技知识,请关注惠农学堂!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老师你好,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原因?求问!
采购商(7821)
采购商(7821)
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壤酸碱度不适宜:水稻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会影响秧苗对养分的吸收,导致发黄烂根。 2、土壤肥力不足:土壤中缺乏氮、磷、钾等必需的营养元素,会导致秧苗生长不良,发黄烂根。 3、水分过多:秧板长时间积水,或秧板不平,低洼处积水,会使土壤通气性变差,根系缺氧,从而引起发黄烂根。 4、立枯病:是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后秧苗基部出现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并腐烂,导致秧苗发黄枯死。 5、施肥不当:过量施肥,或者施肥不均匀导致发黄烂根。 从图片上看,可能与局部水分过多或者立枯病有关。 防止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办法如下: 1、苗床土壤调酸:PH调节到约5-5.5,使其适宜水稻生长。 2、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科学合理均匀施肥,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营养供应,同时不过量。 3、合理灌溉:秧厢周边要开沟,保持通畅,确保爽水,田间水分要适度,避免长期积水,2-3叶期前,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特别是机插软硬盘育秧,以此确保盘根良好。湿润育秧三叶期后,可适当建立浅水层。 4、立枯病防治: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敌克松等药剂进行拌种。发病初期,可喷施甲霜灵、恶霉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学习了解更多的水稻种植技术,可登录“水稻老夏”Wx公众号或“水稻老夏”抖音号。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09-25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李中清
李中清·高级农艺师 | 详情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
湖南省宁远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583咨询量
91回复量
擅长:擅长水稻栽培、植物保护等
限时免费提问
苗永建
苗永建·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
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12440咨询量
13350回复量
擅长:擅长茄子、土豆、西红柿、辣椒、鲜玉米、黄瓜、大豆、其他粮油作物、水稻等蔬菜/粮油作物种植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姚友华
姚友华·高级农艺师 | 详情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
岔河镇农技站
10832咨询量
12596回复量
擅长:擅长大麦,旱稻,小麦,大豆,其他粮油作物,水稻,农药,肥料,西瓜,草莓,西红柿等农作物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