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8月21日 06:01:12

大球盖菇菌粮间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模式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1日 06:01:12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编辑小兔 阅读量:15737
导读:大球盖菇粮菌间作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将大球盖菇的生长发育特性与高纬寒地玉米种植生产特性相结合,4垄玉米2垄菌菇间作,使4垄玉米利用边际等效应产出6垄产值,减地不减粮。利用玉米秸秆生产大球盖菇,既获得健康食品又解决了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问题。

《2021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栽培技术模式汇编》三十五、大球盖菇菌粮间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模式

(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

大球盖菇粮菌间作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将大球盖菇的生长发育特性与高纬寒地玉米种植生产特性相结合,4垄玉米2垄菌菇间作,使4垄玉米利用边际等效应产出6垄产值,减地不减粮。利用玉米秸秆生产大球盖菇,既获得健康食品又解决了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问题。

(二)配套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玉米

选用株高、耐密植、抗倒伏的良种。将玉米按照当地的播期进行常规播种,适度增加播种密度,每亩增加株数500~800株。在播种时按4垄玉米间隔2垄(其中两垄预留种菇)的方式进行播种。施肥要用控释肥,后期病虫害防治要采用生物防治。在玉米生长到4~5片叶时进行种菇。

大球盖菇菌粮间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模式-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2.菌菇培养料的备用

菌菇的营养基料在播种玉米前15~20天准备。大球盖菇可直接采用生料或发酵料栽培。每亩用原材料(玉米秸、大豆秸、玉米芯、稻草、稻壳)约5000~6000公斤,以混合配料为佳,秸秆要经过粉碎,大小为2~3厘米。

培养料配方:

(1)玉米秸秆40%、玉米芯30%、稻壳18%、木屑10%、石灰2%;

(2)玉米芯40%、稻壳30%、牛粪10%、木屑10%、*8%、石灰2%;

(3)玉米秸(或稻草、黄豆秸)40%、玉米芯30%、稻壳20%、木屑8%、石灰2%;

(4)稻壳或稻草(切段)70%,出过菇耳的滑子蘑、平菇、香菇、木耳等废料菌糠及污染料(经发酵处理后加入,和主料混拌后再发酵使用)28%,石灰2%。

将混合料预湿发酵,建堆后在料温达到60℃以上时(大约5~7天)进行翻堆并调节培养料的水分。再经过9~10天基料基本发酵好。发酵好的基料,颜色棕红色,有淡的菌香味,有大量的白色放线菌产生。

3.建床播菇

将预留的2垄进行建床,以70厘米左右的畦床最佳,将整理出畦床的*放在畦床的两边,用于覆*。畦床不易宽,易于日常管理和采菇,低洼地不易建畦床。每平方米投料量为10~15公斤(干料),厚度为20~30厘米。每平方米用种量约为2~2.5袋。播种时第一层料铺完整理规整后,将菌种掰成核桃大小的小块状顺床摆放三行,菌种块间距也是3~5厘米,成品字型摆放,点播完第一层菌种后,进行第二次再铺料,厚度达到7~8厘米,整理料垄呈龟背形。

4.覆*

覆*厚度约为2~3厘米。在播完菌种后在料垄覆薄薄的一层土壤以刚盖严培养料,厚度2~3厘米左右,过厚的*不利于料垄透氧,易造成高温厌氧危害球盖菌丝正常发育。然后覆盖稻草,进行遮阳保湿处理。可在两床之间(60~80厘米)的作业道上取*。

大球盖菇菌粮间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模式-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5.加盖稻草

稻草覆盖约为3~5厘米。以看不见所覆的*为准,每亩稻草用量约为150捆左右。覆*后就要进行覆盖稻草,覆盖稻草时要厚度均匀,不能露出覆*。初期采用横向覆盖利于防雨,出菇期再将稻草顺床覆盖,利于浇水时料垄表层受水充分。不覆盖草的菌床菌丝不易上*,出菇稀疏,产量偏低。

6.出菇管理

菌床经过40~50天培养后出菇,采收以不开伞为佳。经过发菌期的科学管理,覆土层长满菌丝后并向覆盖稻草上生长蔓延,移动覆盖稻草,让爬生稻草上的菌丝倒伏,迫使从营养阶段向生殖转化。菌丝束分枝上有小米粒大小白状物即形成菇蕾,菇蕾发生初期呈白色黄豆大小,子实体幼菇常有乳头状的小突起,丛生或群生,少量单生。随着菇体逐渐逐渐长大,菌盖逐渐变成红褐色或酒红色。

大球盖菇菌粮间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模式-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7.采收加工

大球盖菇子实体开伞且菌褶变黑后便失去商品价值,菇体应在6~7成熟时为最佳采收时期。出菇期间应注意畦面稻草拱起处,将该处稻草拨开,检查该处子实体的成熟程度,做到适时采收。采收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菇柄基部轻轻旋转摘下,同时注意不要伤及周边幼菇。采收后整平畦面覆*并铺好畦面稻草。采下的菇应削去菇蒂上的泥沙,及时新鲜销售或杀青盐渍处理。经水煮杀青或盐渍处理后,每公斤鲜菇一般可得熟菇0.6~0.7公斤。

8.效益分析

大球盖菇菌粮间作,亩产玉米、菌菇分别为500公斤和840公斤,亩产值分别为1100元和5000元,亩产值共计6100元。玉米亩投入700元、菌菇亩投入2400元,亩投入共计3100元。亩效益为3000元。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芍药叶子出现了这种状况,不知是什么原因?是不是什么病害
山东采购商(9127)
山东采购商(9127)
这是白芍菌核病危害症状,菌核病主要危害白芍的叶片、茎秆和茎基部,特别是茎秆纤维化这一症状,是菌核病对白芍威胁最大的地方,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局部植株就会营养受阻,最终因失去水分死亡。 菌核病为土传性病害,低温高湿的春季比较容易发生,病原菌兼寄生,分生孢子容易分散,主要靠气流传播,不但危害芍药等根茎类中药材,还喜欢浸染十字花科、茄科、豆科等多种农作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顽固病害。 预防和治疗白芍菌核病的两大方案: 一、田间管理 在农业植保技术中,应本着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病虫草害防治原则,根据菌核病发生特点,建议大家在芍药生长期结束后,莫要忘记几项重要的田间工作。 1、将干枯的植株割掉,并拉出田地进行销毁处理,经多年来种植户对比反映,收割干枯植株的田块,比不收割的田块发病率大大降低,而且对比特别明显。 2、在秋冬之时,还应为白芍进行冲沟扶垄,一是为白芍根部保暖,二来也能把土壤中的病菌通过低温和太阳直射消灭掉,从而减少来年病害的发生。 3、合理稀植,白芍过稠密、植株弱或氮肥施用过多也是引起白芍菌核病的诱因。 二、药剂防治 1、提前为白芍喷施杀菌剂,也是预防病害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预防白芍菌核病比较好的保护剂有:克菌丹、甲基硫菌灵、枯草芽孢杆菌、吡唑代森联、嘧菌酯等,将以上杀菌剂任何一种,在发病期进行均匀喷雾1-2次,均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2、对于已发生菌核病的白芍,应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可选择的杀菌剂有:菌核净+异菌脲、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苯甲嘧菌酯+克菌丹、戊唑肟菌酯+嘧霉胺、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噻呋酰胺+异菌脲等。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05-06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赵永茂
赵永茂·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
四川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
6709咨询量
6844回复量
擅长:擅长猕猴桃、车厘子、葡萄、桃子、李等果树;肥料及土壤改良;中药材白芨、重楼、黄精、藏红花等种植及病虫害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刘庆顺
刘庆顺·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3279咨询量
2894回复量
擅长:擅长农药,肥料,农资农机,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的病虫草害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宋明海
宋明海·正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
吉林参王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17咨询量
8回复量
擅长:人参等中药材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