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年01月28日 17:03:13

麻黄如何种植才高产?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8日 17:03:13 来源:惠农网用户投稿 作者:编辑小白菜 阅读量:25617
导读:农村一些常见*草在平时看来就是极其普通的杂草,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但大多数都是草药,其独有或共有的一些价值直到用时方知其宝贵,于是乎有人想着种植,麻黄就是其中之一,作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其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我国提制麻黄碱的主要植物,下面就说说麻黄高产种植技术。

农村一些常见*草在平时看来就是极其普通的杂草,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但大多数都是草药,其独有或共有的一些价值直到用时方知其宝贵,于是乎有人想着种植,麻黄就是其中之一,作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其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我国提制麻黄碱的主要植物,下面就说说麻黄高产种植技术。

麻黄如何种植才高产?-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一、播种育苗

麻黄品种很多,其中产量较高、药用价值较高、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当属中麻黄,在内蒙一带种植区内,一般以中麻黄为主栽品种。如果在种植中,要想获得高产,选好品种是关键。

麻黄可分根繁殖,可育苗移栽,也可以采取直播。育苗移栽前,先建好苗床,苗床宽度以1.3米为宜,长度不限。把苗床表面泥土耙细耙平,浇足水,让苗床湿透,保持土壤湿润。在次年春天温度0℃以上,即可均匀的撒上种子,盖上1.5~2厘米厚细沙,用地膜覆盖保温保湿。当气温上升到5℃时,15天左右就会出苗,当苗高7~10厘米,即可移栽。

二、选地建园

麻黄耐贫瘠、耐风沙、耐干旱,怕积水。它们能耐42℃高温,也能耐—30℃严寒,但最适合它们生长的温度是年平均温度6~10℃地区。所以,种植麻黄并不是他们所说的适合全国大部分地区栽培。我们选地建园时,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熟悉麻黄的生长环境和温度,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分布情况。比如麻黄在南方多雨地区,不适合大面积栽培。

2、麻黄更喜欢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的干旱地区的砂质土壤里生长。

3、了解当地规定,是否适合大面积发展,如果在允许的情况下,有没有对口加工企业或销路?(因为麻黄不可以私自随便种)

三、整地施肥

整地前,每亩需撒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公斤,三元复合肥75公斤,把这些肥料均匀的撒施在表土层,然后把土壤深耕一遍,耕地深度在40厘米以上。因为活土层越深,越利于麻黄根系生长,它们的抗旱能力、抗风沙能力和抗倒伏能力也就越强。而且对麻黄本身的品质也有所提升。

麻黄如何种植才高产?-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四、适时播种移栽

如果是直播,每年的3~4月是麻黄的播种季节。也有延迟到5月份播种的,地区不同,播种时间区别较大。播种时可开沟条播,也可穴播,株距和行距20~25厘米。

由于麻黄种子细小,播种不宜过深,沟或穴深度2厘米左右,亩播种250~300克,播种完毕后覆盖1.5~2厘米细沙,并保持土壤湿润。一般,15~20天,种子就会萌芽出*。

如果是育苗移栽的话,时间可延迟到5月份,株距和行距与直播相同,每穴定植4~5苗,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在缓苗时间内,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才能提高它们的成活率。

五、田间管理

麻黄的田间管理比较简单,最关键的是在种子出*后,及时进行除草,以免草与麻黄争夺养分,造成草多欺苗。当幼苗长到10~15厘米时,施一次提苗、壮苗肥,施肥以氮肥尿素为主,忌施碳氨肥,谨防烧苗烂根。

如果是育苗移栽的话,缓苗期过后立即追施一次速效氮肥,并结合中耕除草和浇水。

把握好施肥时间是提高麻黄品质、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一般在麻黄的生长期施肥两次即可,第一次施提苗肥,第二次封垅前施一次壮棵肥。5~6月为麻黄旺盛生长期,9~10月为麻黄碱积累高峰期。所以,施肥时间以这两个时间段为重点。

六、病虫害防治

*生麻黄较其它作物来说,病虫害发生极少。但大规模种植后,容易侵染立枯病和蚜虫。

在防治立枯病时,首先是在播种前把种子做一次消毒处理,方法是在30℃的温水里放上一粒医用高锰酸钾,让它完全融化后浸泡种子30分钟,沥干后进行播种;其次用硫酸亚铁或甲基硫菌灵兑水喷雾给土壤消毒;最后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给幼苗喷雾。至于蚜虫,在发生初期用吡蚜酮或噻虫嗪或吡虫啉喷雾即可,这三种药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麻黄如何种植才高产?-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麻黄多为小灌木丛植物,高20~40厘米。它们的品种很多,其中较为常见、适合种植的品种有中麻黄、草麻黄和木贼麻黄。麻黄为重要的药用植物,生物碱含量丰富,可用于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种植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为了提取生物碱。

关于麻黄种植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芍药叶子出现了这种状况,不知是什么原因?是不是什么病害
山东采购商(9127)
山东采购商(9127)
这是白芍菌核病危害症状,菌核病主要危害白芍的叶片、茎秆和茎基部,特别是茎秆纤维化这一症状,是菌核病对白芍威胁最大的地方,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局部植株就会营养受阻,最终因失去水分死亡。 菌核病为土传性病害,低温高湿的春季比较容易发生,病原菌兼寄生,分生孢子容易分散,主要靠气流传播,不但危害芍药等根茎类中药材,还喜欢浸染十字花科、茄科、豆科等多种农作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顽固病害。 预防和治疗白芍菌核病的两大方案: 一、田间管理 在农业植保技术中,应本着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病虫草害防治原则,根据菌核病发生特点,建议大家在芍药生长期结束后,莫要忘记几项重要的田间工作。 1、将干枯的植株割掉,并拉出田地进行销毁处理,经多年来种植户对比反映,收割干枯植株的田块,比不收割的田块发病率大大降低,而且对比特别明显。 2、在秋冬之时,还应为白芍进行冲沟扶垄,一是为白芍根部保暖,二来也能把土壤中的病菌通过低温和太阳直射消灭掉,从而减少来年病害的发生。 3、合理稀植,白芍过稠密、植株弱或氮肥施用过多也是引起白芍菌核病的诱因。 二、药剂防治 1、提前为白芍喷施杀菌剂,也是预防病害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预防白芍菌核病比较好的保护剂有:克菌丹、甲基硫菌灵、枯草芽孢杆菌、吡唑代森联、嘧菌酯等,将以上杀菌剂任何一种,在发病期进行均匀喷雾1-2次,均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2、对于已发生菌核病的白芍,应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可选择的杀菌剂有:菌核净+异菌脲、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苯甲嘧菌酯+克菌丹、戊唑肟菌酯+嘧霉胺、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噻呋酰胺+异菌脲等。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05-06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赵永茂
赵永茂·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
四川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
6346咨询量
6777回复量
擅长:擅长猕猴桃、车厘子、葡萄、桃子、李等果树;肥料及土壤改良;中药材白芨、重楼、黄精、藏红花等种植及病虫害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刘庆顺
刘庆顺·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2852咨询量
2866回复量
擅长:擅长农药,肥料,农资农机,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的病虫草害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夏学武
夏学武·农艺师 | 详情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
利川市农业局
120咨询量
39回复量
擅长:擅长水果,蔬菜,小白菜,冰菜,香菇,药材,食用菌养殖及病虫害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