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种植几年可以收获?
惠农网·农技学堂
9728人阅读
当归,属于伞形科植物,其干燥根是常用的中药材。当归还有多个别名,如秦归、云归、西当归和岷当归等。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1500至3000米的高寒山区。它偏爱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尤其是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至中性的沙壤土或腐殖土。需要注意的是,当归不宜连作,其轮作周期通常为2至3年。此外,当归对温度条件较为敏感,它喜爱凉爽的气候,不耐高温和酷热环境。下面学习下当归的栽培方法与种植管理。
一、选地整地
1.选地
育苗地应选择阴凉、湿润、肥沃的生荒地或熟地,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pH值接近中性。移栽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荒地或休闲地,以阳坡为佳,阴坡生长较慢。土质对当归的成活率和产品质量影响很大,黑土和红沙土的移栽成活率较高,而黄土质地较紧,成活率较低。在黑土中生长的当归气味较浓,但干鲜比不如在黄土中生长的大。
2.整地
生荒地育苗:一般在4-5月开荒,先将灌木杂草砍除,晒干后堆起,点火烧制熏肥,随后深翻土地25厘米以上,打碎土块,去除草根和石块,然后作畦。畦宽120厘米,沟宽30厘米,畦高约20厘米,畦面呈瓦背形,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
熟地育苗:初春解冻后,进行多次深翻,施入基肥。每亩施入腐熟厩肥1500公斤,均匀撒于地面,再浅翻一次,使土肥混合均匀,然后作畦。畦宽120厘米,沟宽30厘米,畦高约20厘米,畦面呈瓦背形,四周开好排水沟。
移栽地:选好后,深翻25厘米以上,结合深翻施入基肥。每亩施腐熟厩肥6000-8000公斤,油渣100公斤;有条件的还可施适量的过磷酸钙或其他复合肥。翻后耙细,顺坡作成高畦,畦面规格与育苗地基本相同。
二、繁殖方法
1.直播
根据播种时间的不同,直播可分为春播、秋播和冬播三种。
秋播:秋播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比其他直播方式具有更长的生长期,同时保持了直播栽培的优点,如不早抽苔、栽培技术简单、成本低等。秋播当归的单根重略低于育苗移栽,但群体密度可以适当加大,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秋播时间应以立秋为准,结合播种地段的海拔高度适当提前或延后,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直播方式分条播和穴播,以穴播为好。穴距27厘米,呈品字形排列,深3-5厘米,穴底要平,每穴播入种子10粒。条播即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横沟,沟深5厘米,沟距30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稍加压紧后,覆盖细肥土,厚1-2厘米,最后搂平畦面,上盖落叶,以利保湿。次年春季苗高3厘米时开始间苗;苗高10厘米时即可定苗,穴播的每穴留1-2株,株距5厘米左右;条播的按20厘米株距定苗。
春播:春播即当年早春播种,冬前收获的一种栽培方式。由于它是当年种,当年收,不经过冬季,无法满足春化阶段对低温的要求,所以不会早期抽苔。但由于春播生长期较短,产量较低,但在较好的栽培条件下,每亩产量也可超过50公斤。
冬播:冬播是在冬前将种子播下,使种子在土中越冬,次年秋末收获。由于越冬期间,种子处于未萌动状态,不能接受冬季低温进行春化阶段的质变,故也能防止早期抽苔。同时还具有春季出苗早、生长期较长的优点,在保苗较好的情况下,产量要高于春播。
2.育苗移栽
(1)育苗
为使种子播种后发芽快,出苗齐,播种前常进行浸种处理。将种子置于3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即可。育苗时一定要做到适期播种,保证苗龄不超过110天,百苗重不超过40克,一般以6月中、下旬为宜。
在种子发芽率达70%以上的情况下,每公顷播量以112.5公斤左右为宜。播种方法分条播和撒播两种。一般采用撒播,即在整好的畦面上,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加盖细肥土约0.5厘米,以盖住种子为度,再用扫把轻拍,使种子和土壤紧贴,以利催芽萌动。条播即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横沟,沟深3 - 5厘米,沟底要平,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盖细肥土,以不见种子为度。
播种后必须保持苗床湿润,同时盖草保墒。苗高1-2厘米时,选阴天或傍晚抖松盖草,小心揭去。揭草后插枝遮荫,插枝选长约1米、多分枝的树枝,人字形均匀斜插于畦两侧,棚架高60厘米左右,遮荫度控制在40% - 50%。育苗期间保持畦面无杂草,并结合除草进行间苗,去弱留强,保持株距1厘米左右。幼苗末期可进行追肥,追肥以速效氮肥为好,如人畜粪水或碳酸氢铵,追施适量氮肥可以降低种苗的含糖量,从而降低抽苔率。
当归苗应在冬前起回,田间越冬抽苔率高。起苗时间以气温下降到5℃左右,地上叶片开始枯黄时为宜。起苗时应力求根系完整,严禁损伤芽和根体,抖掉泥土,去掉苗叶,保留1厘米的叶柄。去除病、残、伤、烂苗后,按大、中、小分开,每100株捆成一把,摆放在阴凉干燥处的生干土上(土层5厘米厚)晾5 - 7天,使鲜苗外皮稍干,根体开始变软(含水量60% - 65%),叶柄萎缩后即可室内贮藏。先在地上铺一层厚约5厘米的生干土,然后将苗把头尾交叉横摆一层,把与把相间约1厘米,摆好一层后,上覆细土1 - 2厘米,再依次连摆2 - 3层,上盖20厘米的细土即可。
(2)移栽
一般为春栽,时间以清明前后为宜。过早,幼苗出土后易遭晚霜危害;过迟,种苗已萌动,容易伤芽,降低成活率。
穴栽: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株距33厘米×27厘米×27厘米三角形错开挖穴,穴深15厘米。然后每穴按品字形排列栽入大、中、小苗各1株,边覆土边压紧,覆土至半穴时,将种苗轻轻向上提一下,使根系舒展,然后盖土至满穴,施入适量的火土灰或土杂肥,覆盖细土没过种苗根茎2 - 3厘米即可。
沟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横向开沟,沟距40厘米,沟深15厘米,按3 - 5厘米的株距将大、小苗相间摆于沟内,根茎低于畦面2厘米,盖土2 - 3厘米。
三、田间管理
查苗补苗:当归移栽后20天左右便可陆续出苗,如有缺苗,应及时于阴天或傍晚带土补栽,栽后及时灌水。
除草松土:应及时除草,从出苗到封畦,应分期除草3 - 4次,结合锄草进行松土,以防土壤板结,改善通气、水分和温度条件,促进根部发育。锄草应掌握“中间深,两头浅”的原则,即种苗幼小和立秋后都不宜深锄。因立秋后当归根系多已肥大,含有丰富的糖分,一旦损伤后容易引起烂根,此时,如有杂草,应及时拔除。
追肥:当归生长期间需肥量较多,除施足底肥外,还应及时追肥。适宜追肥的时间在6月下旬叶生长盛期和8月上旬根增长期,这是两个需肥高峰期。通常使用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和氮磷钾复合肥作追肥。追肥数量应根据生长情况而定,主要是保证磷、钾肥要有相应的增加。
灌排水:当归生长需要较湿润的土壤环境,天旱时应进行适量的灌溉,雨水过多时要注意开沟排水,特别是在生长的后期,田间不能积水,否则会引起根腐病,造成烂根。
培土:当归生长到中后期,根系开始发育,生长迅速。此时培土,可促进归身的发育,有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
打老叶:当归封畦后,下部老叶因光照不足而发黄,要及时摘除,这既可避免不必要的养分消耗,又能改善群体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
及时拔苔:早期抽苔的植株,根部逐渐木质化,失去药用价值。要及时全部拔除,以免消耗地力,影响未抽苔植株的正常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
根腐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真菌。发病植株根部组织初呈褐色,进而腐烂变成黑色水浸状,只剩下纤维状物。地上部叶片变褐至枯黄,变软下垂,最终整株死亡。5月初开始发病,6月危害严重,直至收获。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沙质土壤作栽培地,高畦栽种,忌连作;移栽前,每亩用1.3公斤50%利克菌拌土撒匀,或200倍65%代森锌均匀喷洒进行土壤消毒;选用健壮无病种苗移栽,移栽前用1:1:150的波尔多液浸泡10 - 15分钟,晾干栽植。或育苗时用多菌灵、托布津按种子重量的0.3% - 0.5%拌种;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病穴中施一撮石灰粉,并用50%退菌特600 - 1000倍液全面喷洒病区以防蔓延。
褐斑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成边缘红褐色,中心灰白色。后期,病斑内出现小黑点,病情严重时,叶片大部分呈红褐色,最后逐渐枯萎死亡。5月下旬开始发病,7 - 8月较重,一直延至10月。防治方法:冬季做好田园清洁工作,彻底烧毁病残组织,减少病菌来源;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并用1:1:150波尔多液或500倍65%的代森锌进行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1次,连续3 - 4次。
白粉病:病原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真菌。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灰白色粉状病斑。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颗粒,病情发展迅速,全叶布满白粉,逐渐枯死。5月下旬开始发病,7 - 8月较重,一直延至10月。防治方法:种子经福尔马林500倍液浸泡5分钟或闷种2小时;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发病初期,用65%的代森锌500倍液连续喷雾防治,每隔10天1次,连续3-4次。
菌核病:病原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植株发病初期叶片变黄,根部组织开始腐烂成为空腔,腔内含有多个黑色鼠粪状菌核。防治方法:集中清除烧毁发病植株和土壤中菌源;水旱轮作,消除土壤中的菌核,效果较好;移栽前用0.05%代森铵浸泡10分钟;移栽时,穴内稍施石灰、草木灰,增加肥力又消毒;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600倍液或1:1:300倍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麻口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根部,发病后,根表皮出现黄褐色纵裂,形成累累伤斑,内部组织呈海绵状、木质化。防治方法:应选生荒地、黑土地或地下害虫少的地块种植;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每亩用40%多菌灵胶悬剂250克或托布津600克加水150公斤,每株灌稀释液50克,5月上旬和6月中旬各灌1次。
锈病:危害当归叶片,夏孢子堆散生或群生在叶背面,裸露,褐色。冬孢子堆叶两面生,裸露,黑色。可多次重复侵染。在温度18 - 22℃,相对湿度75% - 80%的条件下,蔓延迅速。防治方法:收获后将残株病叶收拾烧毁,减少越冬菌源;发病初期用波美0.2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400倍液喷雾。每隔7天1次,连续2 - 3次。
2.虫害
黄凤蝶:又名茴香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以幼虫为害,幼虫于夜间咬食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剩叶柄和叶脉。5月至6月开始危害,7月下旬至8月危害较重。防治方法:人工捕杀,幼虫发生初期和3龄期以前,抓紧人工捕捉;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每周1次,连续2 - 3次。
桃粉蚜:又名桃大尾蚜。成、若蚜聚集在当归新梢和嫩叶叶背吸食汁液,使心叶嫩叶卷曲皱缩,植株枯萎矮小。3月开始孵化,5月间大量繁殖为害。防治方法:栽培当归的地块,应选择远离桃、李、杏、梅等越冬寄主植物,以减少虫源;释放草蛉幼虫或食蚜瓢虫;发病初期用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杀。每隔7天1次,连续2 - 3次。
种蝇:又名地蛆,属双翅目,花蝇科。以幼虫为害,咬食根茎。当归出苗时从近地面处咬孔钻入根部取食,蛀空根部,导致植株腐烂、死亡。一年发生3 - 4代,4 - 5月为严重危害期。防治方法:施用腐熟有机肥,施后用土覆盖,减少种蝇产卵;发病初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每7天1次,连续2 - 3次。
地老虎:又名地蚕、乌地蚕,属鳞翅目夜蛾科。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以幼虫为害,昼伏夜出,咬断根茎,造成缺苗。防治方法: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2.5%溴氰菊酯1000倍液施在幼苗上或幼苗根际处,对多种地老虎都有很好效果。
金针虫:属鞘翅目叩头虫科。种类较多,幼虫吞食根部,使幼苗和植株萎黄枯死,造成缺苗、断畦。防治方法:每50公斤种子用40%的敌敌畏乳剂150克拌种可有效杀灭虫卵。
蝼蛄:有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两种。它们同属直翅目,蝼蛄科。以成虫和幼虫取食种子和幼苗。蝼蛄活动形成的隧道又可使幼苗的根与土壤分离,失水干枯而死亡。防治方法: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200克拌煮好的谷子或炒香的豆饼、棉籽饼、麦麸等3 - 5公斤制成毒饵,于无风闷热的傍晚成小堆分散施入田间,也可在播种时将毒饵撒入播种沟、穴中。
蛴螬:又名白地蚕,是金龟子的幼虫,种类较多,危害当归的主要是云斑鳃金龟子、小云斑鳃金龟子、黑绒金龟子、暗黑鳃金龟子等。防治方法:冬季深翻土地,清除杂草,消灭越冬虫卵;施用腐熟的厩肥、堆肥,施后覆土,减少成虫产卵量;危害期用90%敌百虫1000 - 1500倍浇灌。
当归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干燥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当归的栽培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精心的管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当归的栽培方法与种植管理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