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14日 09:02:55

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要点介绍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4日 09:02:55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4360
导读:小编记得小时候在乡下玩,那些伯伯们总能在田地里挖出泥鳅来给我玩。而现在稻田和泥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稻田泥鳅养殖技术也出现在人们眼前!

小编记得小时候在乡下玩,那些伯伯们总能在田地里挖出泥鳅来给我玩。而现在稻田和泥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稻田泥鳅养殖技术也出现在人们眼前!

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一、技术要点

1.养鱼稻田的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粘性土质。

2.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加高加宽田埂,田埂高50cm,底宽50cm,顶宽40cm, 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稻田翻耕后,在距离田埂内侧50cm处挖深30cm、宽 20cm的环沟,插秧后对环沟进行修整。 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

3.稻田施肥:插秧前重施底肥, 每亩施鸡、 猪粪250Kg,繁殖天然饵料,促进泥鳅生长。水稻插秧结束后,稻田每隔15天追施鸡、猪粪每亩25kg,直到8月中旬结束。

4.科学施药:施农药最佳时间是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养鱼稻田除草使用低毒高效农药, 如:草克星、农思它。

5.泥鳅放养:泥鳅苗种主要来源是收购野生鱼。放养规格为5—20cm,平均亩放鱼15kg,为了更好地掌握泥鳅的最洼放养规格,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我们做了放养5—8cm和15—20cm两种规格泥鳅的对比实验。

6.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苗种放养后,稻田水深度保持在5cm以上,养殖中期(大约7月中旬), 此时正是高温季节, 田水深度应保持在10cm以上。养殖期间3—5天换水一次。 在日常巡查中,如发现泥鳅浮头、受惊或日出后仍不下沉,应立即换水。

(2)饵料管理:稻田养殖泥鳅要想取得高产,除施底肥和追肥外,还应每天进行投饵。 前期投饵按鱼体重的1—1.5%,中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 后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主要投喂植物性饵料, 如:麦麸、米糠等。投饵一般在傍晚进行,一次投足。 阴天和气压低的天气应减少投饵量。

(3)日常管理:坚持经常巡田,检查各项设施是否有损坏,特别在雨天要对进、 排水孔及堤坝进行严格检查。

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二、小结

1.摸清了泥鳅最佳放养规格。

放养5—8cm的泥鳅是以自身增重为目的;放养15 —20cm的泥鳅是以自繁增重为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放养5—8cm的泥鳅收获效果较好,基本上百分之百达到成鳅规格。

2.泥鳅回捕技术。

(1)收捕提早进行,捕大留小。我们在8 月初开始下篓收捕大规格泥鳅, 这是因为:①大规格泥鳅摄食能力强,易被诱饵迷惑而钻篓; ②泥鳅长到一定时期其增重变缓;③改善了泥鳅在稻田里的生存环境, 有利于提高小鱼的生长速度。

(2)捕龟诱饵。下鱼篓捕获泥鳅时,捕鱼前期,在鱼篓中放入泥鳅的饵料,如麦麸、糠、土豆、 动物内脏等。捕鱼中、后期,不断改善诱饵质量, 使其更适合泥鳅的口味。我们采取在诱饵中加入香油、 用烤香的红蚯蚓或葵花籽饼拌韭菜、炒香的麦麸、米糠等方法诱捕。

(3)捕鱼最低水温。在收捕前经常测温,通过二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北方地区泥鳅的收捕温度应在15 ℃以上,而不是一些技术资料公认的10℃左右。

通过实施上述几种回捕技术, 取得了较好的收捕效果,回捕率达70%以上。

3.泥鳅防逃技术。

在养殖过程中总结试验了“台阶”防逃方法, 效果很好。就是在田埂内侧边上再修一个台阶。宽20cm, 比田埂低15cm,泥鳅蹿至台阶上,很难再蹿上田埂, 从而达到防逃目的。

关于泥鳅生态养殖技术惠农网小编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感兴趣的农民朋友可以好好学习一下!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翻白肚烂尾红点翻白肚子烤尾肚子穿
安徽采购商(9587)
安徽采购商(9587)
·发生气泡病的原因:池水中的某种气体过饱和.通常为溶解氧、甲烷、硫化氢、氨或氮气过饱和这些气体会经过鳃、皮肤渗入鱼体血管,使血液中的气体过饱和,太多的气体游离出来形成气泡,堵塞血液流动,使鱼苗大量死亡。或者因鱼苗缺乏经验误将小气泡当作食物吞下结果在肠内聚集成一个个明亮的大气泡,导致肠阻而死亡。或者在鱼苗的鳍条、鳃和皮肤上附着众多大大小小的气泡,使鱼体失去正常游动和摄食能力“精疲力尽”而衰竭死亡。如果鱼苗培育池的水体太浅、阳光照射强烈,易使溶解氧和底泥分解的气体过饱和。水体太肥、藻类光合作用很强也会使溶解氧过饱和。池底腐殖质太多、水温过高时,易产生很多的氨、硫化氢等气体,这些都会使鱼苗患气泡病。水泥池的池壁上极易附着小气泡,因此在水泥池放养水花鱼苗时只要遇到日光照射,多会得气泡病。在运鱼途中,人工送气太多,也会引发气泡病。某些地下水含氮气达到过饱和,如不经曝气直接进入鱼苗池 往往会发生气泡病。北方的越冬鱼池若水浅、水肥或水草较多,冰封前期也会因氧气过饱和而患气泡病,后期则因溶解氧不足、而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含量高而产生综合性气泡病,其特征是病鱼尾巴、头朝上、失去平衡。防治方法:加强日常管理,防止水质恶化,发病时,立即加注新水,并每亩用食盐4公斤-6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3-10-27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肖新明
肖新明·技术员 | 详情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
湖南省怀化市职业技术学院
4218咨询量
5282回复量
擅长:擅长淡水鱼,青鱼,鲢鱼,鲫鱼,鲤鱼,小龙虾,泥鳅养殖
限时免费提问
李坤燃
李坤燃·水产工程师 | 详情
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
怀化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700咨询量
443回复量
擅长:擅长淡水养殖、特种水产养殖、泥鳅、黄鳝、蛙类、龙虾类等
限时免费提问
余四仿
余四仿·水产养殖工程师 | 详情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
嘉鱼县渡普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680咨询量
1808回复量
擅长:擅长鱼、虾、蟹养殖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戴届全
戴届全·资深畜牧兽医专家 | 详情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
宁乡市农业农村局
18292咨询量
25268回复量
擅长:擅长畜禽鱼蜂等动物疫病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赵治华
赵治华·资深畜牧师 | 详情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
农村农业局
13304咨询量
15913回复量
擅长:擅长猪,牛,羊,鸡,鸭,鹅,鱼,犬,猫,兔,草鱼,鲢鱼,甲鱼等饲养和疾病防治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