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13日 09:01:51

苦苣菜如何种植?苦苣菜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3日 09:01:51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19059
导读:苦苣菜是野菜的一种,除了气候土壤条件恶劣的地区外,苦苣菜几乎遍布我国各省。苦苣菜叶子带有苦味,具有降血压的功效,也可以作为家禽养殖的青绿饲料,用途广泛。

  苦苣菜是野菜的一种,除了气候土壤条件恶劣的地区外,苦苣菜几乎遍布我国各省。苦苣菜的叶子带有苦味,具有降血压的功效,也可以作为家禽养殖的青绿饲料,用途广泛。

  一、品种选择

  1.极品苦苣

  极品苦苣耐寒性强、适应性强、病早害少、品质较好、略有苦味,该品种可采取软化栽培措施,心叶部可变为浅黄色,从而使产品获得增值。

  2.花叶苦苣

  花叶苦苣生育期80~90天,耐寒、耐热、耐贫瘠性强、病虫害少,在长江以南地区可春秋播种栽培。

苦苣菜如何种植?苦苣菜栽培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二、栽培季节

  苦苣性喜冷凉忌高温。低温通过春化后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易抽整、开花、结籽,因此栽培上应避开炎夏。采用温室、大棚及遮阳等设施可一年四季种植实现周年供应,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培育壮苗

  1.种子处理

  苦苣栽培一般采用育苗移裁方法,667米2用种量25克,播种前在阳光下晾晒灭菌5~6小时,或用种子干重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播种

  (1)营养土配制床土选用三年以上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园田土与充分发酵腐熟的牛马粪按3:1比例,且每立方米加人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千克、生物有机肥2千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克充分拌匀过筛,装营养钵备用。

  (2)播种选择三年以上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做苗床。苦苣菜的种子小而顶力弱。因此土地应整平靶匀。翻耕前应施足底肥,墒情好以保证出苗整齐、苗全、苗壮。在北方地区以春播为宜;在南方地区,春、秋季播种均可。但为了利用冬闲田以解决冬、春青绿饲草不足,则以秋播为好;在中热带以南地区,四季均可播种。播种方法以条播为好,亦可撤播或穴播。一般667米2播种量为0.75~1千克,行距20~30厘米,播深2~3厘米。在保墒不良的地区,播种后应及时填压。凡春播者一定要加强灭杂工作;秋季播种杂草少,苗期一般不用除杂草,来年春季返青后,杂草大量滋生,除杂草两遍即可。播种前对苗床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播种,一般每平方米需种子5克,播后盖0.5厘米厚的细土,为保持土壤湿润上覆地膜,当70%苗拱土后撤去地膜。3~5天即可出齐,待苦苣2片叶时即可移入营养钵内。

  (1)大田准备

  定植大田在定植前定要清除田间前茬作物的残留物,进行深翻晒地。有条件的采取高温闷棚消毒。苦苣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行距为35厘米垄高15厘米。结合整地667米2施充分腐熟农家肥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5千克、菌肥30~40千克,同时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沟内以防治地下害虫。

  (2)定植方法

  苗龄35~40天、5~7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密度行距35厘米,株距25厘米,定植深度以刚刚埋没土坨为宜。定植后立即浇水以促进缓苗。

  4.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

  苦苣喜冷凉,适宜温度范围在10~25℃,最适宜温度为15~18℃,管理上夏秋季节应注意降温冬季保温。保护地采用透光性好的功能膜。冬季保持膜面清洁,白天揭开保温覆盖物,日光温室后部挂反光幕,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夏、秋季节适当遮阳降温。

苦苣菜如何种植?苦苣菜栽培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2)水肥管理

  定植后一定要浇足缓苗水,以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注意采收前3~4天停止浇水以利收后的贮藏运输。肥料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生长期内无需追肥。但为提高蔬菜品质可定期进行根外追肥,即7~10天喷一次腐殖酸类叶肥,冬季温室内可施用CO2气肥每平方米10克。如底肥不足可在5~8片叶子时结合灌水667米2追10~~15千克生物肥料。

  (3)其他管理

  在苦苣定植缓苗后应及时摘掉靠地面的老叶、病叶、黄叶,缺苗则及时补苗,注意拔除田间杂草。根据市场行情及下茬作物安排情况适时采收,采收宜在早晨进行以防叶片萎蔫。春播收3~4茬为好;秋播收5~6茬为宜。秋播者冬季可收割1~2次,返青后可收割3~4次。若叶丛期利用必须在根系发育良好、形成大叶丛后方可。留茬高度为1~2厘米;抽茎后收割留茬不应低于3厘米;晒制干草或用作青贮原料,以花蕾期刈割较好。每次收割后最好能适量追施化肥。

  以上就是苦苣菜的人工栽培技术要点,想了解更多种植技术请关注惠农学堂!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芍药叶子出现了这种状况,不知是什么原因?是不是什么病害
山东采购商(9127)
山东采购商(9127)
这是白芍菌核病危害症状,菌核病主要危害白芍的叶片、茎秆和茎基部,特别是茎秆纤维化这一症状,是菌核病对白芍威胁最大的地方,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局部植株就会营养受阻,最终因失去水分死亡。 菌核病为土传性病害,低温高湿的春季比较容易发生,病原菌兼寄生,分生孢子容易分散,主要靠气流传播,不但危害芍药等根茎类中药材,还喜欢浸染十字花科、茄科、豆科等多种农作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顽固病害。 预防和治疗白芍菌核病的两大方案: 一、田间管理 在农业植保技术中,应本着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病虫草害防治原则,根据菌核病发生特点,建议大家在芍药生长期结束后,莫要忘记几项重要的田间工作。 1、将干枯的植株割掉,并拉出田地进行销毁处理,经多年来种植户对比反映,收割干枯植株的田块,比不收割的田块发病率大大降低,而且对比特别明显。 2、在秋冬之时,还应为白芍进行冲沟扶垄,一是为白芍根部保暖,二来也能把土壤中的病菌通过低温和太阳直射消灭掉,从而减少来年病害的发生。 3、合理稀植,白芍过稠密、植株弱或氮肥施用过多也是引起白芍菌核病的诱因。 二、药剂防治 1、提前为白芍喷施杀菌剂,也是预防病害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预防白芍菌核病比较好的保护剂有:克菌丹、甲基硫菌灵、枯草芽孢杆菌、吡唑代森联、嘧菌酯等,将以上杀菌剂任何一种,在发病期进行均匀喷雾1-2次,均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2、对于已发生菌核病的白芍,应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可选择的杀菌剂有:菌核净+异菌脲、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苯甲嘧菌酯+克菌丹、戊唑肟菌酯+嘧霉胺、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噻呋酰胺+异菌脲等。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05-06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刘庆顺
刘庆顺·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3192咨询量
2891回复量
擅长:擅长农药,肥料,农资农机,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的病虫草害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赵永茂
赵永茂·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
四川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
6657咨询量
6819回复量
擅长:擅长猕猴桃、车厘子、葡萄、桃子、李等果树;肥料及土壤改良;中药材白芨、重楼、黄精、藏红花等种植及病虫害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夏学武
夏学武·农艺师 | 详情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
利川市农业局
128咨询量
42回复量
擅长:擅长水果,蔬菜,小白菜,冰菜,香菇,药材,食用菌养殖及病虫害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