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11日 06:02:47

北方地区五优稻四号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1日 06:02:47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3197
导读:近年来,五优稻四号已成为柳河县近年来生产优质米的主要品种之一。下文惠农网小编就要和大家好好谈谈五优稻四号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近年来,五优稻四号已成为柳河县近年来生产优质米的主要品种之一。下文惠农网小编就要和大家好好谈谈五优稻四号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北方地区五优稻四号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 培育壮秧

1.1 种子处理

随着五优稻四号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恶苗病有逐年上升趋势。对以往的药剂已产生抗药性。用6.25%“亮盾”(咯菌腈20克/ 升+ 精甲霜灵42.5克/ 升) 悬浮剂300 毫升兑水1.5~2升,拌种100公斤,可有效预防恶苗病。放置3~4天成膜后,18℃室温下浸种5天,使积温达到90℃即可。4月上中旬播种。

1.2 育苗土配制

用无污染的旱田土与粉碎腐熟的草炭土按7∶3混匀,过筛,作育苗土。使用育苗调制剂实现调酸、施肥、消毒。育苗调制剂用量按说明使用。每盘需育苗土3公斤,底土和覆盖土各1.5公斤。

1.3 播种要求

在保证秧苗盘根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播种量,来提高秧苗素质。机插秧每盘播种120克。手插秧每盘播种50克,旱育苗每平方米播种150克。播种前苗床浇透底水。覆土后, 100平方米用40%丁扑合剂乳油40毫升兑水15公斤进行土壤喷雾,封闭除草。

1.4 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温度控制在30℃以内。出苗至1.5叶温度控制在25℃~28℃;1.5~2.5 叶棚温应在20℃~25℃;2.5~3叶期温度保持在19℃~21℃适温范围。3叶至插秧温度控制在18℃~20℃。插秧前5~7天揭膜炼苗,适应自然温度。

1.5 水肥管理

土壤水分不缺不浇,浇则浇透。插秧前5~7天每平方米施硫酸铵25克,施肥后用清水冲洗一遍。播种至移栽秧龄35~40天,通过控温控水使秧苗在插秧时苗高控制在16~17厘米,便于机插。秧龄4~4.5叶。

2 整地

施底肥旋耕后灌水泡田2~3天,进行耙地,要耙平,达到上细下粗。为浅插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沉实7天左右插秧。

北方地区五优稻四号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3 移栽

5月20日前后移栽。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每亩1万穴左右,每穴栽插3棵基本苗。做到浅而不漂,手插秧要求垄直、穴匀,深度2~3厘米,插上的秧苗斜而不倒最理想,利于扎根返青。

4 施肥精确定量

4.1 氮肥

根据目标产量用斯坦福方程计算氮肥总量,每亩施纯氮7公斤。实施前肥后移,按基肥∶蘖肥∶穗肥为5∶3∶2比例施用,基肥为3.5公斤/ 亩,分蘖肥2.1公斤/ 亩,穗肥为1.4公斤/ 亩。

4.2 磷钾肥

每亩施纯磷3.6公斤,全部做底肥。纯钾6.25公斤,分基肥和穗肥两次施用,比例6∶4。

4.3 施用时间

基肥于移栽前随耕耙田时施用。分蘖肥于移栽后5~7天与除草剂一起使用。穗肥于7月15日前后施用。

5 水分管理定量

浅水插秧水层1~2厘米。返青分蘖期浅水间歇灌溉。提早搁田,控制无效分蘖。在10叶龄期(6月25日前),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穗数苗的80%左右(约18万/ 亩茎蘖苗量)开始排水搁田,增加土壤透气性,增强根系活力。稻花香不耐低温,孕穗期(7月10日)开始,应保持田间有水,7月下旬减数分裂期遇到夜间17℃以下低温,应提前深灌17~20 厘米护胎,避免冷水灌溉。抽穗后(8月10日)~8月底浅—湿—干间歇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和透气性,满足水稻生理需水、增强根系活力。9月初撤出田间水分。

6 病虫草害防治

6.1 苗期立枯病

1叶1心期,每平方米苗床用50%立枯净1.2克或75%恶霉灵1克兑水3公斤喷洒。

6.2 本田除草

耙地后用60%丁草胺乳油125 克/ 亩封闭土壤杂草。插秧5~7天稻苗返青后用53%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复配剂60 克/亩拌毒土撒施或兑水喷施进行第二次封闭处理,用药后保持水层5~7天,水深不淹没秧苗心叶。后期稗草、三棱草、雨久花、野慈菇较多地块,结合排水晒天进行茎叶处理。稗草用二氯奎磷酸20 克亩,莎草和阔叶草用灭草松180克/ 亩防除。稗草和阔叶草兼有地块用稻洁(2.5%五氟磺草胺)乳油悬浮剂50 毫升亩防除。用药后要保证48小时内不下雨,以免影响药效。

北方地区五优稻四号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6.3 稻瘟病

对发现叶瘟地块或长势较好地块要进行预防。在破口期和齐穗期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40%富士1号乳油100 克兑水30 公斤喷雾。

6.4 二化螟

在7月上中旬喷施杜邦康宽每亩15毫升,喷药时田间保持水层3~5厘米3~5天,以保证药效。

7 适时收获

收获前10天适时撤水,当枝梗90%变黄时,及时收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根据水稻品种特征特性,结合目标产量,确定栽培管理的一套技术。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老师你好,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原因?求问!
采购商(7821)
采购商(7821)
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壤酸碱度不适宜:水稻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会影响秧苗对养分的吸收,导致发黄烂根。 2、土壤肥力不足:土壤中缺乏氮、磷、钾等必需的营养元素,会导致秧苗生长不良,发黄烂根。 3、水分过多:秧板长时间积水,或秧板不平,低洼处积水,会使土壤通气性变差,根系缺氧,从而引起发黄烂根。 4、立枯病:是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后秧苗基部出现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并腐烂,导致秧苗发黄枯死。 5、施肥不当:过量施肥,或者施肥不均匀导致发黄烂根。 从图片上看,可能与局部水分过多或者立枯病有关。 防止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办法如下: 1、苗床土壤调酸:PH调节到约5-5.5,使其适宜水稻生长。 2、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科学合理均匀施肥,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营养供应,同时不过量。 3、合理灌溉:秧厢周边要开沟,保持通畅,确保爽水,田间水分要适度,避免长期积水,2-3叶期前,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特别是机插软硬盘育秧,以此确保盘根良好。湿润育秧三叶期后,可适当建立浅水层。 4、立枯病防治: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敌克松等药剂进行拌种。发病初期,可喷施甲霜灵、恶霉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学习了解更多的水稻种植技术,可登录“水稻老夏”Wx公众号或“水稻老夏”抖音号。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09-25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姚友华
姚友华·高级农艺师 | 详情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
岔河镇农技站
10041咨询量
11685回复量
擅长:擅长大麦,旱稻,小麦,大豆,其他粮油作物,水稻,农药,肥料,西瓜,草莓,西红柿等农作物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聂烽锋
聂烽锋·中级农艺师 | 详情
清远市腾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127咨询量
133回复量
擅长:小白菜,花生,冬瓜,西红柿,红薯,南瓜,辣椒,韭菜,草莓,百香果,柑桔,葡萄,火龙果,荔枝,圣女果,水稻,玉米
限时免费提问
乔子英
乔子英·资深农艺师 | 详情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
石家庄农学院
9042咨询量
11026回复量
擅长:擅长水稻,大豆,白菜,菠菜,花生,红薯,西红柿,肥料,小麦,绿豆,高亮,稻谷。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