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07日 10:00:05

渭北长武县苹果蛀果类害虫绿色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7日 10:00:05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3336
导读:渭北长武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能资源比较丰富,热量利用条件较差,该地苹果种植时大力推广的果实套袋技术,但因为果实套袋工价升高,劳动力紧张等原因导致部分果农开始不套袋,使得果实病害逐年加重…

渭北长武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能资源比较丰富,热量利用条件较差,该地苹果种植时大力推广的果实套袋技术,但因为果实套袋工价升高,劳动力紧张等原因导致部分果农开始不套袋,使得果实病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效益,因此今天小编就来介绍苹果蛀果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渭北长武县苹果蛀果类害虫绿色防治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 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是苹果上的主要蛀果害虫,可危害苹果等多种果实。被危害的果实会从蛀入孔流出水珠状半透明的果胶滴,随着果实生长,蛀入孔愈合成针尖大的小黑点,周围果皮略呈凹陷。

1.1 发生规律

桃小食心虫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 6~15 厘米的土壤深处做扁圆形的茧越冬,翌年 5 月中下旬,当平均气温达到 17 ℃、5 厘米深处地温达到 19 ℃、土壤含水量 10%以上时,越冬幼虫开始出土。虫出土当天,在树干基部附近的土缝、石缝或杂草根际处吐丝结成纺锤形的夏茧后化蛹。越冬幼虫出土、做茧、化蛹到成虫羽化,一般需 18 天左右。成虫羽化后 1~2 天交尾后产卵,虫卵孵化后,幼虫先在果面爬行,啃破果皮,蛀入果内危害,蛀孔周围果皮略下陷。幼虫老熟后脱果,集中在树体四周入土结茧化蛹。

渭北长武县苹果蛀果类害虫绿色防治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2 防治措施

1.2.1 消灭幼虫 在幼虫出土和脱离果前,整平地面,堆放石块诱集幼虫后随时捕捉;在越冬幼虫出土前用宽幅地膜覆盖在树盘地面上,防止越冬代成虫飞出产卵。

1.2.2 摘除虫果 从 6 月份开始(未套袋前),每隔15天摘除虫果1 次,捡拾落地虫果。

1.2.3 生物防治 越冬幼虫出土初期,地面喷施 150 亿个孢子/克的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2 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可危害苹果、梨等多种果树,幼虫危害果实多从萼洼、梗洼蛀入,使得果实呈青绿色稍凹陷,苹果蛀孔周围不变黑。

2.1 发生规律

梨小食心虫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老翘皮及根颈部的土缝中结茧越冬,幼虫大都在 5 月份危害,初孵化的幼虫,从嫩梢上部 2~3 片叶片的基部蛀入嫩梢中。第二代卵发生期主要在 6月份至 7 月上旬,大部分还是产在桃树上,第三代和第四代幼虫主要危害梨、桃和苹果的果实。

2.2 防治措施

2.2.1 人工防治 早春刮树皮,消灭越冬的幼虫;果树生长前期及时剪除被害嫩梢,将嫩梢集中深埋或销毁;及时摘除虫果,带出园外集中深埋。

2.2.2 灯光诱杀 利用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趋光性,在果园内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进行诱杀。

3 桃蛀螟

桃蛀螟以幼虫蛀食苹果、梨、桃等果实,受害果实时有脱落。

3.1 发生规律

桃蛀螟在5月中下旬越冬成虫羽化,7 月上中旬出现第 1 代虫,8 月上中旬出现第2 代成虫,9 月上中旬还可发生第 3 代成虫,9 月下旬幼虫陆续老熟,转移到越冬场所。

渭北长武县苹果蛀果类害虫绿色防治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3.2 防治措施

3.2.1 人工防治 在每年 5 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化蛹前,清除玉米、向日葵等寄主植物的残体;萌芽前刮除果树的粗老翘皮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害虫;果实采收前树干束草把、诱虫带诱集越冬幼虫。

3.2.2 植物诱集 利用桃蛀螟成虫

在果园周围分期分批种植少量向日葵、玉米、高粱等,招引成虫在其上产卵,集中消灭,降低果实的被害率。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果实套袋

实行全园果实套袋,切忌部分果实套袋为蛀果类害虫危害提供有利条件。

4.2 糖醋液诱杀

利用蛀果类害虫对糖醋液都有很强的趋性,在果园内悬挂糖醋液诱捕器,可诱杀害虫,糖醋液的配制比例为:V 糖 ∶V 醋 ∶V 酒 精 ∶V 水 =3∶1∶3∶120。

4.3 性引诱剂诱捕

每亩悬挂 1~2 个诱捕器,减少雄成虫田间交尾机会。

4.4 合理使用农药

根据害虫各自发生规律,选择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进行防治。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请问一下,怎样预防苹果褐斑病发生?请指导一下!
采购商(5772)
采购商(5772)
褐斑病: 造成早期落叶的原因:1、树体营养不良;2、虫害引起的落叶,如红蜘蛛的泛滥、金纹细蛾,引起的落叶;3、元帅系斑点落叶病、炭疽叶枯病,引起的落叶;4、富士树,引起落叶的主要是褐斑病。 褐斑病的传播途径是途径和发生条件是什么? 褐斑病,靠雨水传播,湿度达80%,温度在25度以上,褐斑病就容易发生。它的传播距离是50公分,所以平时修剪树的时候,一定要提干。一些靠近地面的拖地枝,只要低于50公分,通过雨水的飞溅,就容易传播褐斑病。染病的病叶和好叶之间的传播距离,也是50公分。所以褐斑病的传播速度是很快的,如果防治不好,就容易引起早期落叶。 褐斑病又包括:①同心轮纹型,中心为暗褐色,四周为黄色,病斑周围有绿色晕环,在病斑中出现黑色小点,成同心轮纹状。叶背为暗褐色,四周为浅褐色,无明显边缘。②针芒型。病斑似针芒状向外扩展,无一定边缘。病斑小,但数量多,常遍布叶片。后期叶片渐黄,病斑周围及背部保持绿褐色。③混合型。病斑很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上生小黑粒点,但不呈明显的同心轮纹状。病斑暗褐色,后期中心为灰白色,但边缘有的仍呈绿色。 防治褐斑病: 1、雨季及时为果园排除积水。2、套袋前防治斑点落叶病与红黑点病所用的药剂对它具有兼治作用,如果去年褐斑病发生严重的果园,要适当增加喷药次数。并且每次喷药,雨前喷药,一定要重视保护剂的加入使用,保护剂对防治褐斑病功不可没。 可以用戊唑醇,也就是咱们的万秀。下过雨后,褐斑病有9~14天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内,比如:雨后的第6天,打上药了,就能把褐斑病防住。一般雨后2天内,喷上治疗剂,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会更好。中农乐的星标、万秀,凯靓等防治褐斑病,效果很好。 褐斑病每年5月份、8月份,是褐斑病的两次侵染高峰期。一般在5月份,很少见褐斑病的发生,是因为套袋前的三次药打的勤,把褐斑病防住了。你可以观察,如果不打药的园子,在5月份有一次落叶,那就是褐斑病引起的早期落叶。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8月份对褐斑病的防治。 褐斑病的初发症状是: 一片绿叶有一点发黄,有鼓起的症状,那就是侵染了褐斑病。 防治褐斑病的保叶用药方案:  万秀2500倍十络安4号800倍十勇拳5000倍十久击4000倍十金福牛1000倍十絲润6000倍。 培养中庸健壮树势,使叶片大,黑,厚,硬,亮,有光泽? ,,,,,,,李根宽解释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09-28
请问各位老师,苹果树的开花结果期都有哪些病虫害发生?请指导一下!
采购商(9763)
采购商(9763)
多抗霉素可防止霉心病的发生;腈菌唑可预防苹果锈病发生并铲除越冬的轮纹病病菌;毒死蜱对绵蚜有独特的疗效,特别是在花前绵蚜没有形成绵状物时效果好;哒螨灵此时用药对叶螨的冬卵防治效果最佳;硼能促进花药及花丝的发育。花前杀菌剂、杀虫剂可以适当加大倍数。 谢花后,多抗霉素治疗斑点落叶病、红点病、霉心病,并能提高果面光洁度;螺螨酯杀螨效果好,对果面无刺激;甲维盐对鳞翅目类害虫有高效杀灭作用,杀灭潜叶蛾,使用杀螨剂的同时再加入甲维盐能叠加增效。这遍药要求施药量要足,做到枝叶兼顾、全园喷雾、无漏喷、无死角。 谢花后,预防炭疽病,且对幼果刺激作用小,能保证果面更光洁;套袋后的叶螨很难控制,此时施用触杀性杀螨剂三唑锡能使叶螨的基数压到最低。 套袋前,褐斑病有特效,褐斑病菌7~8月是盛发期,侵染叶片后潜育期可达30天左右,如果套完袋后立即喷施波尔多液等保护性杀菌剂,对已侵染叶片起不到铲除(治疗)褐斑病菌作用,形成所谓“包生”现象,一旦条件适宜,就易暴发。 苹果褐斑病、轮纹病等;高氯·马乳油中含有高效氯氰菊酯及马拉硫磷两种杀虫剂,对刺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害虫及鳞翅目害虫。 枝叶上斑点落叶病菌分生孢子对果面的再侵染,预防果实红点病的发生;炔螨特对成螨及若螨有特效,螨类接触后立即停止进食和产卵,压低越冬基数;氯氟氰菊酯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属于神经毒农药,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09-23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李根宽
李根宽·高级农技师 | 详情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山西中农乐农业科技
3676咨询量
4426回复量
擅长:擅长苹果,梨,桃,葡萄,核桃,花椒,樱桃,柿子等种植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范武刚
范武刚·高级农艺师 | 详情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
合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814咨询量
2615回复量
擅长:擅长水果蔬菜种植及农业病虫害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张桂兰
张桂兰·研究员 | 详情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312咨询量
22回复量
擅长:石榴,梨,无花果,黄桃,桃子,山楂,柿子,苹果,葡萄,樱桃,猕猴桃,鲜枣,杏,车厘子等水果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