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伟 ·高级农业项目管理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2022-07-18
老师早上好!从图片上看有点类似于马铃薯的疮痂病,疮痂病发病规律:定植后,菌源通过种块创伤面积接触寄主,潜入侵染繁殖,待幼薯膨大时与土壤摩擦形成众多伤口加上温湿度具备时致害成病。疮痂病在以下条件时易发病: (1)连作重茬地容易发生,土壤中病菌量逐年增加,症状逐年加重 (2)土壤粘重板结、不透气,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偏碱有益菌群少的易上病。 (3)沙土地易得病,薯块在膨大期容易与土壤中的沙砾摩擦产生伤口,易被病菌侵染 (4)N肥用量偏多的,导致植株苗期徒长,免疫力差,幼薯不够健壮,易上疮痂。
疮痂病的防治原理与要点
1、医养结合,包括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等。施用有机肥是为了确保薯苗、幼薯健壮、抗病,施用生物菌肥利于土壤疏松透气,抑菌抗病、拮抗原理保护作物,改良土壤,提高地力;
2、早防重防,抓住薯苗定植和幼薯膨大前期等几个关键点;
3、立体化用药,灌、喷结合,充分利用中药传导杀菌、修复伤口、营养复壮的综合功能;
4、综合防治,包括使用大蒜油及其他生物、化学药等药剂。
红薯疮痂病的具体的防治措施:
1、定植时杀菌。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150-300倍喷施定植沟,杀灭土壤中的真细菌。
2、薯块膨大前期(栽苗30天后)滴灌含有腐植酸的根霸一号或含有氨基酸的生物蛋白液10公斤/亩。15天后用青枯立克+地力旺+沃丰素,滴灌或冲施,可同时进行叶面喷施叶硕13元素或益施帮。
3、裂缝前期,裂缝数量占1/3时滴灌或冲施。用青枯立克+地力旺+沃丰素,滴灌或冲施,可同时进行叶面喷雾。此时的红薯已经进入膨大期长到鹅蛋大小了,细菌已经侵入,后期防治困难。疮痂重在预防,从开始下种起做好预防措施,关键时期提高用药浓度,在增强免疫、营养复壮基础上杀灭病原菌,而且能提高果实产量,增加收益,不仅能够有效预防疮痂病,还能防治疫病。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