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果、病叶及枝条上越冬。翌年5月底6月初气温大幅度升高后,当温度达25~30℃、湿度>70%时越冬病菌产生产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至花椒果实、幼叶和嫩梢上,引发花椒发病。发病后的病害继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浸染和多次重复浸染,引起病害扩散蔓延。该病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发病始期,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气温23~28℃、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的气候条件十分利于该病爆发和病害流行。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发病初期(点片发生时)进行防治,以控制病害扩展蔓延和流行。在采取合理密植、科学修剪、合理施肥、适当控制浇水等农业防治措施基础上,合理选择化学防治用药,遵循药剂二次稀释原则,把花椒炭疽病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之内。
1、在花椒树休眠期,有目的地剪去过密枝、衰老枝、病虫枝等,剪下的枝条带出园外集中烧毁,也可集中进行药剂处理后粉碎制成有机肥,或作为燃料利用。改善树体光照条件,确保树体及椒园通风透光良好,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在花椒树休眠期,用石硫合剂喷雾喷涂树体。在花椒炭疽病发生初期(6月上中旬),可选用80%代森锌+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25%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或40%腈菌唑+70%甲基硫菌灵,进行喷洒防治,
2、花椒树正常生长结果需要多种多样的营养元素。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元素有氮、磷、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和硼、锌、铜、锰、铁、钼等微量元素。受树龄、树势、地势、土质、管理水平、气候情况等方面的影响,施肥方式有所不同。(1)地下施肥:一般来说,初果期花椒树每株施农家肥5~10kg、磷肥0.3~0.5kg、硫酸铵0.2~0.3kg;盛果期每株施农家肥20~30kg、磷肥0.5kg~0.8kg、硫酸铵0.5kg~1.0kg,盛果树应增加氮肥用量;(2)叶面追肥:在花椒开花坐果期及果实膨大期,采用叶面喷肥补充钙、硼、磷酸二氢钾,可大大提高产量;枝条再度生长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第2次叶面施肥。
3、重点做好发病期治理。在花椒开始发病时,及时用79%甲基托布津或75%百菌清,或25%炭特灵,或25%苯菌灵,或50%炭疽福美,或40%戊唑·咪鲜胺进行喷雾,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控制花椒炭疽病的危害。
有用0
你好!从图片症状表现看像是煤污病,建议喷雾多菌灵防治。
有用0
花椒果子上了黑并且有白点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花椒炭疽病引起的。这种病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病较为严重。为了防治花椒炭疽病,可以在发病初期使用咪鲜胺、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杀菌剂兑水喷雾进行防治。
有用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