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立枯病和猝倒病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一、立枯病
1. 病原菌侵染
- 立枯病由立枯丝核菌引起。该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可长期潜伏。
- 病原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侵染甘蓝幼苗,导致发病。
2. 环境因素
- 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诱发立枯病。一般在 15℃-25℃之间,病原菌生长较为活跃。
- 湿度:土壤湿度过高,通风不良,容易造成病害发生。高湿度环境为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3. 栽培管理不当
- 连作:连作地块土壤中病原菌积累较多,发病几率增加。
- 播种过密:幼苗生长拥挤,通风透光差,易发病。
- 土壤问题:土壤贫瘠、板结或酸碱度不适宜,影响甘蓝生长,降低其抗病能力。
- 施肥不当:过量施用氮肥,会使甘蓝植株生长过旺,组织柔嫩,易感染病害。
二、猝倒病
1. 病原菌侵染
- 猝倒病主要由腐霉属、疫霉属和丝核菌属等真菌引起。这些病原菌在土壤、病残体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
2. 环境因素
- 温度:低温高湿是猝倒病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一般在 10℃-15℃,相对湿度在 85%以上时,病害容易发生。
- 湿度:土壤水分过多,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病原菌的萌发和侵染。
3. 栽培管理不当
- 播种过早:气温较低,幼苗生长缓慢,易受病原菌侵染。
- 苗床管理不善:苗床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浇水过多、过勤,都会导致土壤湿度大,引发猝倒病。
- 未进行土壤消毒:如果苗床土壤未经消毒处理,病原菌数量多,容易发病。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