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样提升覆膜土豆薯芽自然破膜率?请指导一下!
采购商(8808) 提问于2024-09-05
可以偿试以用做法。具体做法是,沿用传统的先播种、后覆膜的栽培方式;只不过,在垄体覆盖地膜后,在垄沟内充分拉紧膜体的情况下,在垄面上增加一道覆盖泥土工作;其原理是,在镇压泥土的压力下,在薯芽向上顶土的穿破力作用下;两股相向的力度可以促使薯芽刺穿膜层,从而自然破膜出苗。
有一个前提,需要采用黑色地膜;因为黑色地膜的柔韧性比白色地膜差一些,更容易被薯芽刺穿,更容易提升薯芽自然破膜出苗率;还有一点,覆盖在垄面上的膜层必须拉直绷紧,紧贴垄面,拉直绷紧的膜面更容易被薯芽刺破穿透;如果垄面膜体褶皱不平,会削弱薯芽向上刺穿膜体的穿透力,也会降低薯芽自然破膜出苗率。
需要提醒的是,膜面覆土镇压需要在薯芽拱土出苗前进行,不宜进行过早;如果过早覆土镇压膜体,会遮挡垄体光照,会阻碍垄体土壤蓄积地温,反而对土豆发芽出苗与出苗转壮不利;一般情况下,早春覆膜土豆播种15天左右,薯芽即可拱土出苗;在薯芽拱土之前的2至3天内,用垄沟土壤将垄面膜体覆土均匀镇压3厘米薄土即可。
有用0
提升覆膜土豆薯芽自然破膜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择合适的地膜
1. 质量良好:选用厚度适中、韧性较好的地膜。太薄的地膜容易破损,可能导致保温保湿效果不佳,同时也不利于薯芽破膜;太厚的地膜则可能增加薯芽破膜的难度。一般来说,选择厚度为 0.008 - 0.012 毫米的地膜较为合适。
2. 颜色适宜:黑色地膜在提升薯芽自然破膜率方面有一定优势。黑色地膜具有较好的吸热性和保温性,能够提高土壤温度,促进薯芽生长。同时,黑色地膜还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杂草与土豆争夺养分和水分的情况,为薯芽破膜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精细整地
1. 土壤疏松: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耙平,使土壤疏松透气。疏松的土壤有利于薯芽的生长和破膜,避免因土壤板结而阻碍薯芽出土。深翻深度一般为 25 - 30 厘米,耙平后要保证土壤表面平整,无大土块和杂物。
2. 起垄规范:采用起垄种植的方式,垄高和垄宽要适宜。一般垄高为 20 - 30 厘米,垄宽为 60 - 80 厘米。规范的起垄可以使土壤温度和湿度更加均匀,有利于薯芽的生长和破膜。同时,起垄还能提高排水性能,避免因积水而影响薯芽破膜。
三、科学播种
1. 播种深度合适:控制好播种深度,一般为 8 - 10 厘米。播种过深,薯芽出土的难度增大,破膜率降低;播种过浅,薯块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干旱、低温等,也不利于薯芽生长和破膜。
2. 种薯摆放合理:将种薯平放在播种沟内,使薯芽朝上或侧放。这样可以使薯芽在生长过程中有更好的方向感,更容易朝着土壤表面生长,从而提高自然破膜率。同时,要注意种薯之间的间距,避免过于拥挤,影响薯芽的生长和破膜。
四、加强田间管理
1. 及时放苗:在薯芽即将顶到地膜时,要及时进行放苗。如果放苗不及时,薯芽可能会被地膜烫伤或闷死,影响土豆的生长和产量。放苗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薯芽和幼苗。可以用竹签或铁丝在薯芽处将地膜划破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