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好,土豆种植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辛苦老师啦!
采购商(8911) 提问于2024-09-08
土豆种植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如下:
一、病害防治
1. 晚疫病
-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茎和块茎。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大为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上会产生白色霉层。茎部和块茎也会出现类似病斑,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枯萎和块茎腐烂。
- 防治方法:
- 选用抗病品种,如费乌瑞它、大西洋等。
- 种薯处理,播种前用福尔马林等药剂浸种。
-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叶。
-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代森锰锌、甲霜灵锰锌等药剂,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
2. 早疫病
-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块茎。叶片上出现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有同心轮纹,严重时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干枯。块茎上的病斑呈暗褐色凹陷,有时会出现裂缝。
- 防治方法:
- 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减少病原菌积累。
-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百菌清、异菌脲等药剂,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
3. 环腐病
- 症状:主要危害块茎。块茎发病后,维管束变为黄色或褐色,环状腐烂,严重时块茎内部中空,表皮皱缩。
- 防治方法:
- 选用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留种田。
- 切薯时严格消毒刀具
有用0
郑军伟 ·高级农业项目管理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2024-09-09
土豆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土豆的产量和品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豆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 晚疫病:这是土豆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之一,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种薯处理、合理轮作和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可使用代森锰锌、氟啶胺或氰霜唑等保护性杀菌剂进行全田喷雾,喷药后遇雨应及时补喷。
2. 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块茎,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早熟耐病品种、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和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枝。发病后,可以使用代森锰锌、代森锌、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3. 病毒病:土豆病毒病的控制主要依赖于种植无病毒种薯、防治传毒昆虫(如蚜虫)和使用抗病品种。
4. 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毒死蜱乳油进行土壤处理,或在出土后用溴氰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
5. 环腐病:防治方法包括种植抗病品种、使用无病种薯和实施轮作。
6. 黑胫病:防治方法包括种植抗病品种、使用无病种薯和实施轮作。
7. 青枯病:防治方法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合理灌溉和使用生物菌剂。
8. 蚜虫:蚜虫是土豆病毒病的传播媒介,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吡虫啉、噻虫嗪等化学药剂喷雾防治,或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
9. 块茎蛾: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性信息素诱杀成虫、灯光诱杀和化学药剂喷雾防治。
在实施防治措施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应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源。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有用0
铃薯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播期防控主要有:一是轮作防病虫。二是选择优良抗病虫品种。三是种薯切刀消毒。在种薯切块前,用75%酒精或3%来苏水或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切刀5~10分钟,可轮换使用多把消过毒的切刀。将种薯切成40~50克重的薯块,每块种薯带2~3个芽眼,切块大小均匀一致。四是药剂拌种。种薯切块后,选用咯菌腈、氟环·咯菌腈或精甲·咯·嘧菌任意一种杀菌剂进行种薯包衣。也可选用甲基硫菌灵+春雷霉素、白(绿)僵菌、苏云金杆菌、木霉菌等生物制剂拌种,防治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拌种后晾干装网袋小垛摆放,保持良好通风,促使伤口愈合,1~2天后播种。五是随种垄沟施药防病。对于土传病害严重的地块,全田施用芽孢杆菌生物菌肥和生物菌剂。以黑痣病、枯萎病和黄萎病等真菌性土传病害为主的地块,播种时沟施嘧菌酯或噻呋酰胺。除上述病害外,还有疮痂病发生的地块,沟施药剂可增加微生物菌剂和氟啶胺及其复配剂等。
苗期防控主要有:重点防治晚疫病、地下害虫等。喷施苦参碱、代森锰锌、氟啶胺或氰霜唑等保护性药剂1~2次。如出现中心病株,可喷施内吸治疗剂丁子香酚、烯酰吗啉或氟菌·霜霉威等1~2次。对地下害虫,利用性信息素诱杀成虫,每亩设置1个性诱捕器,设置高度超过马铃薯植株顶端20厘米左右。也可利用灯光诱杀,每20亩~30亩布设1台杀虫灯,夜间定时开灯诱杀,尽量避免误杀天敌昆虫。成虫出土前,用辛硫磷拌土撒施,或出土后用溴氰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块茎形成期防控主要是:重点防治晚疫病、疮痂病、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等。块茎膨大期防控重点防治晚疫病、早疫病、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块茎蛾、豆芫菁等。晚疫病防治,一般喷药4~5次,可选用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丁子香酚、噁酮·霜脲氰 、嘧菌酯、氟菌·霜霉威等药剂。早疫病防治,可选用苯甲·丙环唑、嘧菌酯、啶酰菌胺、烯酰·吡唑酯、苯甲·嘧菌酯等药剂。如喷药后4小时内遇下雨应及时补喷。植株长势较弱、早疫病严重的地块,可增施2次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疮痂病严重的地块,可滴灌1次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黑胫病、环腐病和青枯病严重的地块,可选用噻唑锌或噻霉酮等药剂滴灌或喷淋2~3次。马铃薯块茎蛾的防治,重点加强卵孵化盛期至2龄幼虫分散前的药剂防治,可选氨基甲酸酯类或拟除虫菊酯进行叶面喷雾。
收获至贮藏期防控主要是:在杀秧后至收获前喷施一次杀菌剂,如烯酰吗啉、氢氧化铜或噁酮·霜脲氰等。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