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植玉米的株行距安排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确定种植密度
首先要根据玉米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高肥力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低肥力地块则应降低密度。常见的密植玉米种植密度为每亩 4500 株以上。
二、株距的确定
1. 计算方法:株距(厘米)=666.7×10000÷(种植密度×行距)。例如,若种植密度为每亩 5000 株,行距为 60 厘米,则株距=666.7×10000÷(5000×60)≈22.22 厘米。
2. 实际调整: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播种机械的精度和田间管理的便利性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株距在 18-25 厘米较为常见。
三、行距的确定
1. 等行距种植:一般行距可在 50-60 厘米左右。等行距种植便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2. 宽窄行种植:宽行一般为 70-80 厘米,窄行可在 40-50 厘米。宽窄行种植有利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
四、注意事项
1. 保证播种质量:确保株行距均匀一致,避免出现缺苗断垄或密度不均的情况。
2. 考虑品种特性:不同品种的玉米植株形态和生长习性有所不同,有些品种适合密植,有些则相对较稀植。在安排株行距时要结合品种特点进行调整。
3. 结合土壤肥力:肥力高的地块可适当密植,行距可相对缩小;肥力低的地块则应适当降低密度,行距可适当加大,以保证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4. 便于田间管理:株行距的安排要便于中耕、施肥、喷药等田间管理操作,同时也要考虑到玉米生长后期的通风透光需求。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