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问一下,生菜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有哪些?感谢大家
采购商(7980) 提问于2024-10-09
你好,生菜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供参考。一、土壤选择。
种植生菜的土壤应该选那种有机质丰富,保肥保水能力强,且透气性好的微酸性土壤。
二、品种选择。
生菜种植品种可选择抗病性强、又耐寒耐热一点的,举例比如玻璃生菜、凯撒、花叶生菜等。
三、播种育苗。
如果是在炎热高温的天气播种,种子必须进行低温催芽。而在冬春季大棚或者露地栽培的生菜都要注意给苗床保温。四、定植。
玻璃生菜苗龄25天左右,4—6片真叶时可定植,株行距14cm×18cm。“结球生菜”苗龄30-—35天,5—6片真叶时定植,株行距17cm×20cm,畦宽0.8m—0.9m。定植地每667m2施有机肥4000—5000kg、过磷酸钙20kg或复合肥50kg。
定植时应带土护根,及时浇定根水。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心叶为宜。若在高温季节定植,应于定植当天上午搭好棚架,覆盖遮阳网,下午4时后移栽。冬春栽培,可采用地膜覆盖。大棚移栽,白天温度应控制在12℃—22℃为适宜,温度过低应注意保温,温度高于24℃以上时应揭膜通风降温,一般情况下,可使大棚裙膜敞开。五、浇水。
浇水需要结合生菜的生长情况和土壤情况来判断浇水次数,一般来说五至七天可以浇一次。浇水不宜过量,导致湿度增加,病害发生。
六、中耕除草。
定植缓苗后,应进行中耕除草,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
七、追肥。
以底肥为主,底肥足时生长前期可不追肥,至开始结球初期,随水追一次氮索化肥促使叶片生长;15-20天追第二次肥,以氮磷钾复合肥较好,每亩约用15-20千克;心叶开始向内卷曲时,再追施一次复合肥,每亩用20千克左右。八、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干腐病、顶烧病等;虫害主要有潜叶蝇、白粉虱、蚜虫、蓟马等。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田间管理等综合措施,化学防治应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 采收前15天停药。
九、科学采收。
散叶生菜的采收期比较灵活,采收规格无严格要求,可根据市场需要而定。结球生菜的采收要及时,根据不同的品种及不同的栽培季节,一般定植后40—70天,叶球形成,用手轻压有实感即可采收。
有用0
生菜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壤选择与整理
土壤选择:生菜喜欢生长在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的沙质壤土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可以有效防止生菜病害的发生,并为生菜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土壤整理:通过深耕细耙,使土壤松软透气,有助于根系的扩展和营养的吸收。同时,整地做畦便于后续的灌溉和排水。
二、底肥施用
施足底肥是为生菜提供足够营养的基础。使用腐熟好的农家肥或发酵后的饼肥,可以保证肥料的长效性和丰富性,满足生菜生长的需求。每亩施腐熟的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复合肥20千克,普施后耕15~20厘米,然后做成1米宽的高畦,畦高10~15厘米。
三、种子处理与播种
种子处理:根据季节的不同,生菜的种子有时需要经过浸种和催芽处理,以促进种子发芽。夏季播种时,须进行低温处理,以促进种子内的酶活动及其它物质转化。
播种方式:可采取撒播或条播的方式。注意播种的均匀性和土壤覆盖的厚度,以及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利于幼苗的整齐萌发。生菜的种子细小,发芽比较困难,出苗能力较弱,可以将种子与沙土混合后均匀撒播。
四、育苗与定植
育苗条件:苗床的准备对幼苗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育苗床土应配制适当,同时在播种前需浇足底水,以提供稳定的湿润环境和所需的营养。
定植:根据生菜品种的成熟期不同,选择合适的定植密度。早熟品种可以适当密植,而中、晚熟品种则需适当稀植。定植时,长叶生菜可适当密些,行株距20~25厘米,结球生菜的行株距为30~40厘米。带土坨定植,栽后及时浇透水,促使迅速缓苗。
五、田间管理
浇水与施肥:生菜生长过程中要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果实膨大期间要加大浇水量;同时及时追肥,以满足生菜生长所需的养分。在生长期间,需要使用氮、磷、钾肥进行配合施用。
中耕除草:生菜播种后,在适宜的条件下,杂草生长较快,因此需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除草的同时可以起到保墒作用。
温湿度监控:生菜不耐高温高湿,当气温超过25℃时,应通风降温或采取遮阳措施。同时生菜又怕水涝,所以畦内不能积水,雨后及时排水。
六、病虫害防治
实行科学的病虫害管理策略,如定期巡视、及时喷洒农药以防止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在采收前15天应停止使用农药,以确保生菜的食用安全。
七、适时采收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