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好,对于生姜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如姜瘟病,其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控措施是什么?谢谢教授
采购商(6372) 提问于2024-10-15
郑军伟 ·高级农业项目管理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2024-10-17
姜瘟病是生姜种植过程中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有重大影响。以下是姜瘟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控措施的详细信息:
症状
姜瘟病主要为害生姜根部及姜块,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挤压有污白色汁液,并有明显的臭味。茎部染病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叶片凋萎、叶色淡黄、边缘卷曲,最后死亡。
发病条件
1. 气候条件:姜瘟病的病原菌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繁殖迅速,通常6月开始发病,8-9月高温天气为发病高峰。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以上,借助灌溉水、地面流水、雨水溅射等方式传播。
2. 土壤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积水的黏重土壤及偏施氮肥的地块往往发病较重。
3. 种植管理:不当的灌溉、施肥以及植株间距过小等管理不善也是诱发病害的重要因素。
防控措施
1. 农业防治:
轮作换茬:与非姜科作物轮作2-3年,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或套种。
土壤消毒:使用棉隆微粒剂、氯化苦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选择抗病品种:如义乌首姜、新昌小型竹边姜等。
严格种姜消毒:使用12%春雷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分钟。
加强田间管理:重视姜田排水,控制灌水,增施磷钾肥,避免过多施用氮素化肥。
2.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使用1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喷淋生姜根部。
3.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有机肥,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通过这些微生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4. 及时清除病株:
发现病株应立即铲除,并将其周围0.5米内的健株一起铲除,挖去病土后,在穴内撒上石灰,然后用净土填平。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姜瘟病的发生和扩散,保护生姜作物的健康生长。
有用0
姜瘟是生姜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病害。
一、症状
1. 叶片:发病初期,叶片萎蔫,失去光泽,从叶尖及叶缘开始变黄,逐渐向整个叶片扩展,严重时叶片干枯。
2. 茎部: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逐渐向上蔓延,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有白色或污白色黏液流出,散发臭味。
3. 根部:根部也会受害,呈黄褐色腐烂,严重时整株死亡。
二、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 轮作:与非姜科作物实行 3 年以上轮作,可有效减少病原菌积累。
- 选种:选用无病姜种,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如用多菌灵等药剂浸种。
- 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
-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避免田间积水,雨后及时排水。
2. 化学防治
- 土壤消毒:播种前,可用氯化苦、棉隆等药剂对土壤进行熏蒸消毒。
- 药剂灌根:在发病初期,可选用农用链霉素、可杀得等药剂进行灌根,每隔 7 - 10 天灌一次,连续灌 2 - 3 次。
总之,防治姜瘟要采取综合措施,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有用0
姜瘟是生姜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病害。
一、症状
1. 叶片:发病初期,叶片萎蔫,失去光泽,从叶尖及叶缘开始变黄,逐渐向整个叶片扩展,严重时叶片干枯。
2. 茎部: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逐渐向上蔓延,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有白色或污白色黏液流出,散发臭味。
3. 根部:根部也会受害,呈黄褐色腐烂,严重时整株死亡。
二、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 轮作:与非姜科作物实行 3 年以上轮作,可有效减少病原菌积累。
- 选种:选用无病姜种,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如用多菌灵等药剂浸种。
- 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
-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避免田间积水,雨后及时排水。
2. 化学防治
- 土壤消毒:播种前,可用氯化苦、棉隆等药剂对土壤进行熏蒸消毒。
- 药剂灌根:在发病初期,可选用农用链霉素、可杀得等药剂进行灌根,每隔 7 - 10 天灌一次,连续灌 2 - 3 次。
总之,防治姜瘟要采取综合措施,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