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叶有锈斑且叶片发黄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
花生锈病:
症状表现: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针尖大小的淡黄色病斑,之后病斑扩大为淡红色突起斑,表皮破裂后露出红褐色粉末状物。叶片受害严重时发黄甚至干枯,收获时落荚现象增多。
发病规律:高温、高湿且温差大的环境利于病害蔓延。春、秋种植花生时,若雨水较多,发病情况往往较多。另外,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性差、氮肥施用过多、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肥料未充分腐熟、地势低洼积水以及排水不良等情况,也会增加感染锈病的几率。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发病初期,可使用三唑酮、戊唑醇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
花生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 :
症状表现:花生褐斑病发生期较早,在初花期即出现,黑斑病则较迟,到落针期才发生。褐斑病在下部叶片较多,黑斑病多在上部叶片。两种病都可危害叶片、叶柄、茎、子房、柄和荚壳,严重时可造成落叶,植株早枯,影响养分积累而导致荚果不充实,降低出仁率和含油量,收获时容易落果及种子发芽。
发病原因:与轮作周期短、高温高湿的环境、品种抗病性弱、沙质土地力差、施肥不足等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此外,缺素也可能导致花生叶有锈斑、叶片发黄,例如缺铁会导致叶片发黄,可适当补充铁元素。在防治过程中,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同时,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也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建议咨询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