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防治甘蓝根肿病的方法:
农业措施:
轮作: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 2 - 3 年轮作,如与大豆、葱蒜类等轮作。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因为淹水不利于病菌卵孢子存活,可减轻发病。
土壤改良:酸性土壤应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度,使土壤 pH 值高于 7.2,石灰需在移栽前 6 周左右施用,每亩可撒 100 - 150 千克,以调整土壤酸碱度,使土壤呈微碱性,抑制病菌生长。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耐根肿病的甘蓝品种,如西园 6 号等。
清除病残体:种植前深耕整地时,及时清除病株和病根,并将其携出田外销毁,以防病菌蔓延。
苗床处理:采用无病土育苗,移栽时加强检查,确保移栽无病苗。若苗床发现病菌,则同一苗床的菜苗都不宜移植,因为这些菜苗可能已被侵染但尚未表现症状。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5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根或淋浇,每株用药液 0.3 - 0.5 千克。
生物防治:一些生物制剂也对根肿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如印楝油。试验发现,使用 300 - 800 倍液的印楝油进行移栽时和移栽后的灌根,可降低甘蓝根肿病的发病率,其中 500 倍液印楝油的处理效果较好,甘蓝长势均匀,发病率最低。
有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