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嵩明 ·正高级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2024-11-20
栽培方法:基料配制,香菇的基料主要由硬木阔叶木屑、麦麸、玉米粉、过磷酸钙、尿素、石灰粉、石膏粉、蔗糖和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等原料组成。在配制基料时,需要注意原料的新鲜度、干燥程度和是否有霉变,同时要保证颗粒均匀。特别是玉米芯和麦麸等容易霉变的原材料要特别注意。加水时要根据原料的干湿情况采取相应的加水方式和速度,同时拌料时最好采用机械操作,使基料均匀。拌好后的基料要堆放12个小时以上,使原料进一步吸水、软化。在装袋前再重新翻拌,并测定水分含量及PH值,一般水分含量保持在60%左右,PH值在6.5-7.5之间就可以了。
装袋和灭菌:香菇袋装栽培实际上多数采用的是两头开口的塑料筒。装袋可以在机械或者人工拌料的基础上,使用装袋机进行装袋操作。装袋要松紧适宜,要均匀。在装袋的时候还要注意木屑不刺破塑料袋,每装完一袋,在扎口前,要把袋口内壁清理干净,不要让基料沾在上面。在扎口的时候,一定要扎紧,扎严实,不得漏气。
灭菌处理:装好基料的袋子必须马上经过灭菌处理,要将基料中的微生物活体杀灭后,才能进行后面工序。主要采取“湿热灭菌法”中的常压灭菌。在灭菌的过程中应注意料袋的堆放,一般都应“#”形排列,以便于蒸汽能均匀渗透,灭菌不容易出现死角。在大批量生产中,灭菌包可堆放2000袋以上,灭菌包内一定要呈“空心型”摆放。
香菇压块式栽培管理:将侧面打穴接种香菇料袋运到接种室内垒排起,每垒排一层就往料袋上喷洒一次0.2%多霉灵;消毒40分钟。菌袋培养期可在室内(温室)、阴棚里发菌,发菌地点要干净、无污染源,干燥、通风、遮光等。进袋发菌前要消毒杀菌、灭虫,地面撒石灰。
转色管理:香菇菌丝生长发育进入生理成熟期,表面白色菌丝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变成棕褐色的一层菌膜,叫作菌丝转色。
出菇管理:气温在20℃以上时,大约一个半月时间香菇菌丝即可长满袋。
采收及后期管理:当香菇菌盖直径达到4-6厘米时,菌盖下的内菌膜刚刚破裂时即可采收。
有用0
香菇栽培管理,首先要选好场地,通风、排水要好。
制作菌棒时,原料配比要恰当,木屑、麦麸等按比例混合,再经灭菌、接种、发菌。发菌期温度控制在 22 - 25℃,保持空气流通且黑暗环境。
出菇期,调节温度在 12 - 18℃,湿度 85% - 90%,适当给予散射光。菇蕾分化后,及时疏蕾,保证菇体大小均匀。采摘时注意手法,采后清理菇床,停水养菌 7 - 10 天,准备下一批出菇管理。
有用0
以下是香菇的栽培管理技术方法:
栽培场地选择: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质好,土壤不受污染,且 300 米左右无各种污染源,东西山少,光照短,昼夜温差大的山脊田等地方作为栽培场地。
菌种准备:挑选出菇早、朵形正常、耐高温、菇盖厚、菇柄短胖、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且无病虫害的中熟偏早品种。然后进行菌种培养,将其培植到适当大小。
有用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