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蓝莓的种植技术和效益情况:
种植技术:
园地选择:蓝莓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条件下,pH 值为 4.2 - 5.5,且要求年降雨量 800mm 以上,冬季需要 7.2 度以下低温 400 - 600 小时(个别品种只需 250 小时以上)才能通过休眠。应选择交通便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且排灌条件好的平地或缓坡地。
品种选择和配置:蓝莓自花结实率低,至少应配置 2 个以上花期相遇的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配置比例一般为 2 - 3:1。如南高丛蓝莓树体略小,高 1 - 1.5m,有的可达到 2m,适宜生长的土壤 pH 值在 4.3 - 5.5,对冷温需要量比较短,一般在 200 - 400h,耐湿热,喜湿润、温暖气候条件,但抗寒力差,适宜华南地区发展;兔眼蓝莓果实较大,成熟期在 5 月底到 7 月。
定植:在平地或坡度小于 10°缓坡地可直接按设计密度进行整地,栽植株行距一般为(1.2 - 1.5)m×(2 - 2.5)m。坡度大于 10°的要采用环山水平带大穴整地,带宽 2 - 2.5m,在带面上挖定植穴,株距 1.0 - 1.5m,穴规格为 80cm×80cm×40cm(深)。定植穴回填时穴底层施入腐熟有机肥,回填的土壤要掺入粉碎的松树皮(或松针、锯末)等,在酸度不够的情况下使用硫磺粉调酸。
水肥管理:蓝莓对水分要求较为严格,喜湿润但又怕积水。一般保持土壤湿度在 60% - 70%左右为宜。施肥方面,应根据生长阶段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复合肥、微量元素肥等。
修剪整形:定期修剪可以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生长。修剪主要包括疏枝、短截、回缩等方法。
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病虫害有蓝莓炭疽病、蓝莓灰霉病、蚜虫、果蝇等。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残体、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等。市场效益可观可以发展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