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成熟期开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品种特性:某些石榴品种的果实皮薄、籽粒大且饱满,果皮的承受力相对较弱,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内部的果粒快速生长膨胀,容易导致果皮破裂。比如一些早熟的薄皮品种,开裂现象可能相对较多。
气候因素:
温度变化:果实成熟期如果昼夜温差过大,白天温度高使果实表皮细胞较为活跃,而夜间温度骤降,果皮细胞收缩,这种反复的热胀冷缩差异可能致使果皮破裂。例如在一些昼夜温差明显的地区,石榴容易出现开裂。
水分变化:在果实生长过程中,若前期干旱,后期突然降雨或大量浇水,会使果实短期内吸收大量水分,导致果实内部组织快速膨胀,而果皮的生长速度跟不上内部的膨胀速度,从而引起开裂。此外,空气湿度过大或过于干燥,也可能影响果皮的韧性,增加开裂的风险。
土壤条件:
土壤质地:种植在保水保肥性好的黏土、严重板结的土壤中的石榴,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可能不均匀,容易导致果实开裂。而透气性差的土壤,会影响根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间接影响果实的发育,增加裂果的可能性。
水分含量:土壤中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石榴的生长。水分过多会使果实吸收过多水分而膨胀开裂;水分过少则会使果实生长发育受阻,果皮老化、韧性降低,后期遇到水分变化时容易开裂。
栽培管理:
施肥不当:施肥过程中,如果氮肥施用过量,而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如钙、硼等)缺乏,会影响果实的正常生长发育,使果皮变薄、韧性降低,导致开裂。例如偏施氮肥而忽视了钙肥的补充,果实就容易出现裂果现象。
修剪不合理:修剪过重或修剪不当,会影响树体的通风透光和营养分配。过多的枝叶被剪掉,可能导致果实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过长,温度升高,果实内部水分蒸发加快,引起果实开裂。
病虫害影响:果实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如果实蝇、蚜虫等害虫的蛀食,或者病菌感染,会破坏果实的组织结构,使果实的表皮和内部组织受损,从而导致果实开裂。被害虫蛀食的部位,往往是果实容易开裂的地方。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