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近期用药烯酰吗啉,唑酮乙蒜素,氟噻唑·锰锌打后未能有效防治。请问是什么病害,只有用什么来防治。
采购商(5769) 提问于2024-11-29
莴苣叶焦病:这种病害主要危害叶片,通常从外侧叶片或心叶边缘开始发病。染病初期,叶片边缘会产生褐色坏死斑块,随着病害发展,叶边缘会枯焦,叶色变淡,最后全部萎蔫枯死
发病初期可以使用春雷·王铜、波尔·锰锌、琥胶肥酸铜、氧氯化铜、氢氧化铜、喹啉铜、中生菌素等药物进行喷洒。根据病情每7~10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2~3次即可
有用0
使用烯酰吗啉、唑酮乙蒜素、氟噻唑·锰锌后未能有效防治,莴笋可能患的病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霜霉病:
症状:主要侵害叶片,先在近地面叶片出现淡黄色病斑,呈近圆形或多角形,后逐渐扩大,严重时病斑融合,导致叶片枯黄。
防治方法:可选用72.2%霜霉威600-8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杀毒矾)5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交替使用,每周喷打一次,注意喷洒叶背,交替用药以减缓抗药性。
菌核病:
症状:多从茎基部发病,开始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向上扩展,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絮状菌丝,后期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方法:推荐使用40%嘧霉胺悬浮剂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用药间隔7天以。
有用0
可能是感染了菌核病或黑腐病。
菌核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在潮湿环境下易发病。病部初期呈褐色水渍状,随后长出白色菌丝,最后形成黑色菌核,心叶也会被感染腐烂变黑。黑腐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叶片发病时会出现“V”字形黄褐色病斑,病斑向内部扩展导致心叶变黑坏死。
如果是菌核病,可使用异菌脲、菌核净等药剂进行防治。若是黑腐病,可尝试用农用链霉素、氢氧化铜等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同时,要注意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清除病残体。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