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沙门氏菌病,也称为鹅副伤寒,是一种对雏鹅危害较大的疾病。以下是鹅沙门氏菌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症状
1. 雏鹅症状:感染后通常表现出腹泻、消瘦以及结膜炎等症状。具体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呆立、食欲不佳、水样或稀粥样排泄物,并混有气泡,颜色为黄绿色。眼结膜发炎、潮红、水肿,有时可见眼睑湿润流泪。大多数雏鹅在发病2~5天内会出现死亡。
2. 成年鹅症状:成年鹅主要表现为慢性感染,症状包括消瘦、腹泻以及不合群等。慢性病例感染后肠黏膜会发生坏死,卵巢和输卵管会变形、发炎,同时还会出现腹膜炎、角膜混沌等一系列的问题。
预防措施
1. 种蛋和孵化器消毒:保持产蛋箱清洁卫生,及时收检种蛋,分类、消毒后入库存放。入孵前,再次对种蛋进行1次全面消毒,可选用浓度为40%的20 mL/m3甲醛与40 g/m3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
2. 隔离、消毒:对于病鹅要及时隔离治疗,因为这种疾病会通过粪便、饮食、分泌物进行传播。对饲养环境进行及时清扫,保持清洁干燥,每天用石灰乳、百毒杀、火碱等对地面、墙面以及料槽等用具进行交叉消毒一周。
3. 药物治疗:发现有病的鹅要及时隔离治疗,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链霉素、林可霉素、卡他霉素等。由于沙门氏菌种类很多,治疗中要及时调整药物的治疗方案和剂量。
4. 免疫预防:对于鹅的沙门氏菌感染,目前有三类疫苗可以接种,分别是弱毒苗、灭活苗、重组苗几个类型,可根据经济承受能力自由选择。
5. 饲养管理:饲养管理人员作为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携带者,一定要做到进出消毒,无特殊情况一般都驻场。严禁各类运输车辆随意进出厂区,凡是进出厂区车辆要严格消毒。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鹅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和传播。
有用0
您好,注意圈舍温差不能太大,保持干燥,不能潮湿,尤其是高温高湿,可在饮水中加入益生菌,连用五天。
有用0
在饲料、饮水中添加药物的种类很多,人们曾使用过青霉素、链霉素、、痢特灵、氯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从多年来防治实践和细菌的分离、药敏试验结果看,以下药物是比较好的,如痢特灵(0.04%拌料)、氯霉素(0.1%拌料)、庆大霉素(2000~3000U/只,饮水)及新型喹诺酮类药物。此外还有兽用新霉素防止雏鸡下痢也有很好的效果。
有用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