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菇心叶抽生不正常、茎叶扭缩可能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导致的,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下: 一、病虫害因素 蚜虫危害 危害症状 蚜虫常常聚集在茨菇的心叶、嫩叶背面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初期会出现黄白色斑点,随着蚜虫的不断吸食,叶片生长受阻,心叶难以正常抽生,茎叶逐渐扭缩。严重时,整株茨菇生长衰弱,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及周边的杂草,减少蚜虫的栖息地和越冬场所。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湿度,创造不利于蚜虫滋生的环境。 生物防治:利用蚜虫的天敌,如瓢虫、草蛉等进行防治。可以通过在田间释放天敌昆虫或者保护田间自然天敌的种群数量来控制蚜虫。例如,在田间设置一些瓢虫的栖息地,如种植一些蜜源植物吸引瓢虫。 化学防治:当蚜虫数量较多时,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选择低毒、高效、对天敌相对安全的农药,如吡虫啉、啶虫脒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和喷雾操作,重点喷洒在心叶、嫩叶等蚜虫聚集的部位。 叶蝉危害 危害症状 叶蝉以刺吸式口器刺入茨菇的叶片和茎部组织,吸取汁液。受到叶蝉危害后,茨菇的心叶会出现失绿现象,生长缓慢,抽生不正常,茎叶会出现扭缩、卷曲的现象。同时,叶蝉还可能传播病毒病,加重茨菇的受害程度。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同蚜虫防治中的农业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清洁田园,合理密植等。 物理防治:利用叶蝉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捕。一般每亩设置1 - 2盏黑光灯,在夜间开启,可以大量诱捕叶蝉成虫,减少田间虫口密度。 化学防治:选用合适的农药,如异丙威、噻虫嗪等。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叶蝉产生抗药性。在叶蝉发生初期及时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续喷2 - 3次。 二、环境因素 温度异常 低温影响 危害症状 茨菇是喜温作物,在生长期间如果遭遇低温天气,特别是心叶生长点对低温较为敏感。低温会抑制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导致心叶抽生缓慢、不正常,茎叶生长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