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伟 ·高级农业项目管理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2024-12-05
红薯气孔出现黑斑,这可能是红薯黑斑病的症状。红薯黑斑病是由长喙壳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薯苗、薯块,不危害绿色部分。以下是防治红薯黑斑病的一些方法:
• 品种选择:选取抗病能力强、高产优质、不易开裂、适区域种植的红薯品种。选种薯时最好在生茬地留种,避免病田留种,对于贮藏期发病的也不要选择。
• 种薯处理:将红薯置于40℃的温水中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用浓度为5%的醋酸溶液或300倍50%的多菌灵或500倍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浸种10分钟,后进行育苗。
• 土壤改良: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翻耕,保证土壤的疏松度和透气性,翻耕后可以施入适量草木灰,既可以杀菌又可以补肥。若田间红薯黑斑病发生严重最好采取轮作换茬,可与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进行轮作。
•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应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
•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禁从病区调运种薯、种苗。
• 培育无病壮苗:实行种薯消毒,清除所带病原菌,并尽量用新苗床育苗。用旧苗床时应将旧土全部清除,并喷药消毒。施用无菌肥料。育苗初期,可用高温处理种薯,促进愈伤组织木栓化的形成,阻止病菌从伤口侵入。
• 合理轮作:与非茄科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豆类等作物轮作,避免连作或与番茄、辣椒等作物连作。
• 安全贮藏:留种薯块应适时收获、严防冻伤,精选入窖,避免损伤。种薯入窖后进行高温处理,35~37℃4昼夜,相对湿度保持90%,以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红薯黑斑病的发生和蔓延。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