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莲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病害:
软腐病:症状为植株近地表部位出现软腐脱离,并向上引起叶边缘变软、湿腐枯萎、花色变褐、花梗软腐脱落,向下引起块茎粘滑性软腐、根的腐烂,甚至导致植株萎蔫死亡。防治方法包括采收时剔除病球,用 40%的甲醛 55 倍液浸泡 1 小时后晾干存放;种植时深度不超过 5 厘米,避免过量浇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并在病株周围用 40%的甲醛 40 倍液消毒土壤。
根腐病:临近开花时容易发生,表现为下部分变褐枯萎,病害不断向里面的叶片发展,根部呈现水渍的软腐,仅剩下表皮。防治措施是彻底切除根状茎上的病斑,用温水浸泡或药剂浸泡,晾干后重新栽种。
叶斑病:一般由 3 种真菌引起,以叶点霉最普遍。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近圆形、灰白色小病斑,后逐渐扩大连成不规则大片烂斑,有时还会侵害到花和花梗。可通过发现病叶及时清除,并用 25%的敌力脱乳油 1000 - 1500 倍液或 80%的大生 500 倍液,每隔 1 周喷洒 1 次,连续 2 - 3 次进行防治,平时养护也要避免浇过多的水。
花叶病:主要表现为叶片呈典型的花叶并缩小扭曲畸形,近叶脉处出现褪绿环斑或条纹,叶片扭曲,小花梗上出现白点、花蕾出现浅色斑点花朵畸形。种植时应选用无病块茎,生长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在整个生长期用 50%的马拉松 1000 倍液或 2.5%溴氰菊酯乳油 3000 倍液防治蚜虫、蓟马等传染介体。
褐斑病:叶片被侵染后,产生淡褐色至黄褐色、椭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后期病斑中央生许多黑色小霉点,有时破裂。病菌在病叶残体中越冬,夏季荫棚内温度高湿度大时利于病害蔓延,以 7 - 10 月发病最重,入秋后逐渐停止发病,温室内通风不良、养护条件差时可周年发病。防治方法包括强化园艺技术管理,保持花圃清洁卫生,发病初期喷洒 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500 - 600 倍液、30%绿得保胶悬剂 300 - 500 倍液等,每 15 天左右喷 1 次,连喷 2 - 3 次。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