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伟 ·高级农业项目管理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2024-12-19
白菜叶面出现黄斑和穿孔可能是由以下几种病害引起的:
• 白斑病:由芸薹假小尾孢(Pseudocercosporella capsellae)真菌侵染所致。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散生的灰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为灰白色不定形病斑,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产生淡灰色霉层,后期变为白色半透明状,发病后期病斑破裂或穿孔。
• 黑斑病:病斑圆形,直径2-6毫米,淡褐色或黑褐色,具同心轮纹,周围常有黄色晕球。病斑上长有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及其孢子梗。严重时,叶片病斑密布,变黄干枯。
• 炭疽病:叶片上病斑细小,圆形,直径多为1-2毫米。病斑初期苍白色,水渍状,后呈褐色,稍凹陷,周围边缘褐色,稍隆起。最后病斑中央褪至灰白至白色,薄而透明,易穿孔。
• 细菌性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起初在叶背上产生呈水浸状稍凹陷的斑点,后来扩展,因为受到叶脉的限制而呈不规则形的角斑。在叶子正面则出现呈油渍状的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叶背病斑分泌出乳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呈白色膜状,后来病部开裂,呈穿孔状。
防治方法:
• 种子消毒:从无病留种株上采收种子。种子可用种重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即0.5公斤种子用药2克,对防治黑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加强栽培管理: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隔年轮作。施肥时,注意氮、磷、钾配合的比例,不使菜田缺肥,以提高抗病力。适期播种,避免早播。收获后,实行深耕晒垡,清除田间病叶残体。
• 喷药保护:发病初期摘除少量病叶后,可喷射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80%炭疽福美500倍液,1:1:400的波尔多液或抗菌剂“401”6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二至三次。
• 合理施肥和灌溉: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保持适当的株行距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小水勤浇,避免田土过湿。
• 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防治白菜叶面黄斑和穿孔的问题。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