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池建设: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蛙池。蛙池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至300平方米,池深0.8米至1米,蓄水30厘米至40厘米。池底和墙面用水泥抹平,池底坡度大,便于排水。为了防止牛蛙逃逸,四周池墙顶部要浇制或砌成向内10厘米的檐。
在蛙池内种植莲藕、慈姑、菖蒲等水生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陆地和斜坡上种植花卉、青草和灌木,吸引昆虫供牛蛙捕食。夏季高温时,可在蛙池南岸搭遮阴篷,种植爬藤植物遮阳。
幼蛙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0只至80只,成蛙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只至40只。定期对牛蛙进行分级饲养,避免大蛙吃小蛙,有效控制养殖密度。
蛙池水深维持在40厘米左右,每7天补充或更换新水,流动水更佳。每月使用生石灰和漂白粉进行一次消毒,保持水质清洁。每日检查防逃设施,特别是在暴雨后,确保没有牛蛙通过挖洞逃逸。
牛蛙的饲料应结合动物性饵料和配合饲料。动物性饵料包括蛾类、青虫、蝗虫、小杂鱼、蚯蚓、黄粉虫、蚕蛹和动物内脏等。配合饲料为膨化颗粒状,每天投喂三次,主要为动物性饵料,辅以配合饲料。
投喂前半小时用洁净水泡软饲料,避免饲料吸收池中废水导致牛蛙肠道问题。投喂量根据牛蛙日龄增长逐渐增加,前期日投饵3~4次,中后期隔4~6小时喂1次,以吃完为宜。
放苗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蛙池,清池消毒5天后注入清水静置24小时再放苗。下塘前放置1~2小时降低温差应激反应。
常见疾病及预防:常见的牛蛙疾病包括红腿病、气泡病、烂皮病和肠胃炎。预防措施包括每月消毒、定期换水和保持水质清洁。对于病蛙,可使用2~5%的盐水浸泡15分钟治疗。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