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是病毒病,选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等灌根处理,并施加艾格里生物肥300-500倍液,每隔7天喷施1次。
有用0
郑军伟 ·高级农业项目管理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2025-01-12
生理性卷叶
• 原因:过量偏施氮肥,土壤干旱、缺水、高温,或根系发育差、受损伤等引致吸水能力受阻等因素,常会引起植株生理功能减弱,代谢机能受影响,使碳水化合物从叶的输出被削弱,叶片中积累淀粉粒过量,使之老化、变厚,而呈上卷。植株根部供水不足时,若遇高温,往往使叶面水分蒸腾量大于吸收量,供不应求,则植株本能地保护自己,机制调节,使下部叶片卷曲,减少蒸腾面积。
• 处理方法:施足有机肥,勿偏施氮肥,合理搭配肥料,促进植株均衡生长。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秧,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发生生理性卷叶后,及时针对性调整土壤条件、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如降温、灌水、喷施微肥等。
病毒卷叶病
• 原因:马铃薯卷叶病毒是最重要的马铃薯病毒性病害,由蚜虫传播感染造成,易感品种的产量损失可高达90%。初期上部叶片卷曲,尤其是小叶的基部,叶片趋于直立并且一般是淡黄色,对许多品种而言,它们的颜色可能是紫色、粉红色或红色。后期感染可能不会有症状,而且有些品种感染后并没有症状。高感品种的块茎薯肉中有明显的坏死组织。次生症状是基部叶片卷曲、矮化、垂直生长及上部叶片发白,卷曲的叶片变硬并革质化,有时它们的背面呈紫色。
• 处理方法:选用脱毒种薯,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种薯应尽可能提早收获,可由黄皿诱蚜数量来确定收获时间,避免后期蚜虫传毒。早期要及时拔除感病植株,加强检测。喷洒内吸性杀虫剂防治蚜虫,如用乐果、灭蚜威等农药稀释500-1000倍喷施,种薯生产在蚜虫发生高峰期之前,每隔10天喷药一次,直至收获。还可对种薯进行升温处理,将块茎放置在37℃条件下25天,可钝化卷叶病毒,种植后不出现病症。
有用0
郑军伟 ·高级农业项目管理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2025-01-12
马铃薯叶子向上卷可能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导致的,相应的处理方法如下:
高温干旱缺水
• 原因:当温度持续超过35度且干旱缺水时,马铃薯叶片的蒸腾作用加强,叶片蒸腾水分的速度大于根系的水分吸收转运的速度,造成植株缺水,叶片气孔被迫关闭,表面脱水,下部叶片易向上卷缩。
• 处理方法:及时灌溉,保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可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浇水,以减少水分蒸发。同时,可在田间覆盖秸秆等,以降低地温、减少水分蒸发。
通风问题
• 原因:棚内外温度相差较大时,突然放风会使棚内外冷暖空气交换强烈,导致棚内马铃薯叶片向上翻卷。育苗期棚室内放风过急,室外冷空气与室内暖空气交换强烈,通风口附近的马铃薯叶片易卷曲,一般先从叶尖开始翻卷,叶片呈鸡爪状,严重时干尖带白边。
• 处理方法:合理控制棚室内外温差,放风时要逐渐进行,避免冷暖空气交换过猛。可在棚室内设置通风缓冲区,使空气缓慢交换,减少对叶片的刺激。
药害问题
• 原因:喷药时药物浓度过大,尤其是夏季高温时,易发生药害,导致叶片表面变色或长斑点,并且叶片向上卷曲。如激素类2,4-D使用不当会造成药害,使叶片或生长点出现畸形,叶片向上卷。
• 处理方法:喷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药液,控制好浓度和用量。若已发生药害,可喷施一些缓解药害的药剂,如碧护、爱多收等,同时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有用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