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出现铁锈色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及解决办法: 病害 - 马铃薯疮痂病:由链霉菌属细菌引起,发病初期薯块表面出现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疮痂状病斑,病斑表面粗糙,呈铁锈色。应实行轮作,避免与茄科、甜菜等作物连作或套种。种植前用络氨铜等药剂浸种。 - 马铃薯早疫病:发病后期病斑上会出现黑色霉层,严重时多个病斑融合。 虫害 - 马铃薯块茎蛾:幼虫潜入薯块内部蛀食,在薯块表面形成弯曲的隧道,使薯块表面出现铁锈色斑点或条纹。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株和杂草,用药剂对种薯和贮藏窖进行熏蒸处理。 环境因素 - 土壤缺铁:土壤中有效铁含量不足,马铃薯植株会出现缺铁症状,叶片失绿黄化,严重时叶脉也会变黄,整个叶片呈现铁锈色。可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酸碱度。也可叶面喷施硫酸亚铁等铁肥。 - 高温干旱:在高温干旱环境下,马铃薯生长受到抑制,叶片水分蒸发快,容易出现生理干旱,导致叶片边缘或整个叶片出现铁锈色干枯现象。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有条件的可搭建遮阳网遮荫降温。 药害或肥害 - 药害: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如果农药使用浓度过高、施药时间不当或施药时温度过高,都可能导致药害,使叶片出现铁锈色斑点或斑块。发现药害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叶片,降低农药浓度。 - 肥害:过量施用化肥或施肥方法不当,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受阻,叶片出现铁锈色。应立即停止施肥,用大量清水浇灌土壤,稀释肥料浓度。
有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