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叶片黄化、叶尖焦枯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因素及相应解决办法:
病害
- 早疫病:由链格孢属真菌引起,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黑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有黄色晕圈,严重时病斑相连,导致叶片黄化、叶尖焦枯。防治时可选用代森锰锌、百菌清等药剂喷雾,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 晚疫病:由致病疫霉引起,叶尖或叶缘先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叶背病健交界处有白色霉层,病叶会逐渐黄化、焦枯。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用甲霜灵锰锌、霜脲氰等药剂喷雾防控。
虫害
- 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出现褪绿斑点,严重时叶片发黄、卷曲,叶尖焦枯。可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同时可在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
- 马铃薯叶甲:成虫和幼虫均取食叶片,造成叶片缺刻、孔洞,严重时叶片被吃光,仅留叶脉,导致叶片黄化、叶尖焦枯。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缺素
- 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叶片淡绿色至黄绿色,严重时叶片黄化、叶尖焦枯。应及时追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等,也可叶面喷施0.3%-0.5%的尿素溶液。
- 缺钾:叶片边缘出现淡黄色斑点,后逐渐扩大至整个叶片,叶尖和叶缘焦枯,叶片卷曲。可追施硫酸钾、氯化钾等钾肥,也可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其他因素
- 土壤板结:土壤透气性差,根系生长受限,影响养分和水分吸收,导致叶片黄化、叶尖焦枯。应及时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必要时可使用土壤改良剂。
- 药害肥害:农药或肥料使用浓度过高、施用量过大,会导致叶片出现黄化、焦枯等症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使用农药和肥料,发生药害或肥害后,可及时喷水冲洗叶片,或喷施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症状。
有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