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嵩明 ·正高级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2025-03-23
莴笋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莴笋菌核病:
症状:莴笋茎部初呈水渍状,迅速向茎上部和根部扩散,导致组织软腐,表面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最终形成黑色菌核。
防治方法:翻耕土地,收获后深翻土壤,使菌核埋在土层深处;增加中耕次数,必要时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播种前用甲醛处理土壤,发病初期用40%菌核净或50%多菌灵喷雾,或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撒于行间。
2.莴笋霜霉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期产生淡黄绿色病斑,后期病斑变褐干枯,叶片背面有白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包括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莴笋灰霉病:
症状:主要危害茎基部,初期呈水渍状病斑,扩展后茎基部腐烂,产生灰褐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控制栽培密度,施足底肥,增加磷钾肥,加强水肥管理,发病初期喷洒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28%灰霉立克湿性粉剂600倍液。
4.莴笋软腐病:
症状:高温、多雨、虫害多的环境下易发生,导致茎基部软腐。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轮作2-3年,避免低洼地种植,发病初期喷洒中生霉素和春雷王铜,控制浇水。
5.莴笋病毒病:
症状:表现为花叶、萎缩和黄化。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避免连作,及时铲除病株,增施磷酸二氢钾和硼肥。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