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褐斑病预防的关键时期集中在以下阶段,需抓住时机科学防控:
一、播种至出苗期(基础预防)
- 种薯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薯重量的0.3%)或70%甲基硫菌灵拌种,杀灭种薯携带的病菌,减少初侵染源。
二、叶片形成期至封垄前(重点防控)
- 田间初见病斑时(零星发病期):
此时病菌开始扩散,立即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间隔10-15天,连喷2次,形成药剂保护层。
三、雨季及块根膨大期(关键期)
- 降雨前或雨后初晴时:
高温高湿是褐斑病爆发的主要诱因,尤其连续降雨后,病菌繁殖速度加快。需在雨前抢喷内吸性杀菌剂(如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2000倍液),雨后补喷一次,抑制病菌侵入叶片。
- 田间湿度>80%时:
及时排水降湿,摘除基部老叶、病叶,增强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破坏病菌繁殖环境。
四、收获前20天(收尾预防)
- 停止浇水,避免田间高湿,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土壤中越冬病菌,为下茬种植打好基础。
核心原则
预防重于治疗,尤其要抓住叶片扩展期至雨季的病菌侵染关键期,通过“农业措施+药剂防治”结合的方式,控制褐斑病蔓延(该病一旦爆发,叶片快速干枯,会严重影响甜菜糖分积累和产量)。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