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飞虱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浅水勤灌,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植株抗性。
2.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如蜘蛛、青蛙等,或释放寄生蜂。
3.化学防治:虫量达防治指标时,选用吡蚜酮、噻虫嗪等药剂喷雾,重点喷稻株基部,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
有用0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需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重点通过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和科学用药实现有效控制。
农业防治。
选育推广抗虫品种(如汕优6号、湘早籼1号等),降低虫害风险。
清除田埂、沟渠杂草,减少越冬虫源,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垡。
合理施肥灌溉,避免贪青晚熟,适当排水晒田增强植株抗性。
生物防治。
利用寄生蜂(稻虱缨小蜂)、蜘蛛、黑肩绿盲蝽等天敌控制虫口密度。
稻田养鸭捕食稻飞虱幼虫,形成生态防控。
化学防治关键要点。
防治时机:若虫孵化高峰期或水稻分蘖至穗期重点用药,间隔7天连防两次。
药剂选择:
速效复配剂:烯啶·吡蚜酮、噻虫嗪悬浮剂。
长效药剂:70%呋虫胺、25%阿克泰(噻虫嗪)。
应急处理:敌敌畏拌细沙土撒施(适用于无水田块)。
有用0
在稻飞虱的药剂防治上,苗期可用呋虫胺、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防治。后期则应以内吸、长效的药剂预防性施药为主,以解决无人机飞防药液施不到基部的问题。在施破口药时用三氟苯嘧啶(百靓珑)进行预防性施药。灌浆期如百蔸虫量达到千只以上,仍应用呋虫胺、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防治。
有用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