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根腐病多由真菌(如镰刀菌)或细菌侵染引发,药剂灌根需针对性选择,同时需结合栽培管理提升防效,以下是常用且效果较好的药剂及使用要点:
一、常用高效灌根药剂(按病害类型分类)
1. 真菌性根腐病(占比更高)
- 恶霉灵·甲霜灵: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能抑制真菌菌丝生长,对镰刀菌、腐霉菌等效果显著,是根腐病常规防治首选。
- 咯菌腈:内吸性强,能被根系吸收并传导,针对多种土传真菌,持效期较长,适合病害初发期使用。
- 噻唑锌+戊唑醇:噻唑锌保护根系,戊唑醇抑制真菌扩散,两者复配可增强防效,适合中度发病田块。
2. 细菌性根腐病(需结合症状判断,如根系流脓、有腥臭味)
- 噻唑锌:对细菌性病害特效,能破坏细菌细胞膜,减少根系腐烂,安全性较高。
- 春雷霉素:农用抗生素类药剂,内吸性强,可渗透根系杀灭细菌,适合细菌性根腐病初发期。
二、灌根关键注意事项
1. 用药时机:发病初期(零星植株叶片发黄、根系轻微腐烂)立即灌根,避免病害扩散;未发病田块可在玄参块根膨大期(如移栽后1个月)预防性灌根1次。
2. 使用方法:每株灌根药液量150-200毫升(根据植株大小调整),确保药液渗透至根系周围10-15厘米土壤;重病株需先拔除并带出田外,病穴用石灰或药剂消毒后再补灌。
3. 轮换用药:同一药剂连续使用不超过2次,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如恶霉灵与咯菌腈交替使用)。
4. 配合管理:灌根同时需改善田间排水(避免积水)、减少根系损伤(中耕时浅耕),发病严重田块可轮作禾本科作物(如水稻、玉米),降低土壤病原菌基数。
需注意:药剂使用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避免过量导致药害;绿色种植基地可优先选用生物制剂(如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灌根,提前1-2周施用,通过有益菌竞争抑制病原菌。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