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养殖的条件要求。
1.养殖环境要求
鲈鱼养殖池塘面积不宜过大,池塘过小,水体窄,溶氧不足,难以高产;池塘过大过深,不利生产操作。
以8~12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水深1.54米,排灌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最好设进、排水闸,分别通向进、排水河,不重复使用养殖水,以免二次污染。
用细网将池塘分小,便于鱼苗吃食。每1.2~1.5亩水面配备1台增氧机,同时须配置抽水机以保证随时可更换新水,柴油发电机以防停电池塘缺氧。
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要经过干塘、清淤和曝晒方可放苗。放苗前半个月要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150斤或使用20毫克/升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未经干塘曝晒的,要使用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已经干塘曝晒的,在放养前10~15天放水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80~100公斤,隔天另加漂白粉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且彻底清除野杂鱼。
2.培育放养鱼苗
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为放苗时间,从海区捕捞的鲈苗体长1.5~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方可投入盐度1‰的暂养池暂养过渡。一般放养密度每亩约8000尾,选择晴天中午放苗,此时水温、溶氧较高可减少鱼苗不适,鱼苗经带水消毒后放入已准备好的网格里。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剩饵,故拆网后每亩要投放少量鲫鱼、罗非或鳊鱼(杂食性),并搭配少量花鲢(滤食性),以减轻水质污染并增加养殖效益。
3.加强日常管理
鲈鱼苗种培育成体长达10厘米左右时放入池塘进行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放养规格力求整齐,以免相互残食,放养密度以每亩1000~1500尾为宜,同时搭配养殖大规格鳙鱼种40尾、鲢鱼种20尾及彭泽鲫200尾,以充分利用水体,调节水质,增加产量。
9~10月温度适宜是鲈鱼快速育肥阶段,不可忽视水质调节。
4.科学防范疫病
鲈鱼喜暴食容易发生肠炎病,白天要观察鲈鱼吃食增减情况以判断其健康状况。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挤压腹部有淡黄色粘液流出,因投喂变质饲料或过量投喂引起,应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避免污染水质,减少肠胃病的发生。治疗时先减料,最好能停喂一餐,用广普抗菌药拌饵投喂3~5天可痊愈。同时巡查有无鱼游水,一般大量发病前会有少量鱼游水,此时是看病与用药的最佳时期,也是预防关键期。
有用1
鲈鱼养殖的条件要求。
1.养殖环境要求
鲈鱼养殖池塘面积不宜过大,池塘过小,水体窄,溶氧不足,难以高产;池塘过大过深,不利生产操作。
以8~12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水深1.54米,排灌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最好设进、排水闸,分别通向进、排水河,不重复使用养殖水,以免二次污染。
用细网将池塘分小,便于鱼苗吃食。每1.2~1.5亩水面配备1台增氧机,同时须配置抽水机以保证随时可更换新水,柴油发电机以防停电池塘缺氧。
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要经过干塘、清淤和曝晒方可放苗。放苗前半个月要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150斤或使用20毫克/升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未经干塘曝晒的,要使用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已经干塘曝晒的,在放养前10~15天放水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80~100公斤,隔天另加漂白粉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且彻底清除野杂鱼。
2.培育放养鱼苗
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为放苗时间,从海区捕捞的鲈苗体长1.5~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方可投入盐度1‰的暂养池暂养过渡。一般放养密度每亩约8000尾,选择晴天中午放苗,此时水温、溶氧较高可减少鱼苗不适,鱼苗经带水消毒后放入已准备好的网格里。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剩饵,故拆网后每亩要投放少量鲫鱼、罗非或鳊鱼(杂食性),并搭配少量花鲢(滤食性),以减轻水质污染并增加养殖效益。
3.加强日常管理
鲈鱼苗种培育成体长达10厘米左右时放入池塘进行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放养规格力求整齐,以免相互残食,放养密度以每亩1000~1500尾为宜,同时搭配养殖大规格鳙鱼种40尾、鲢鱼种20尾及彭泽鲫200尾,以充分利用水体,调节水质,增加产量。
9~10月温度适宜是鲈鱼快速育肥阶段,不可忽视水质调节。
4.科学防范疫病
鲈鱼喜暴食容易发生肠炎病,白天要观察鲈鱼吃食增减情况以判断其健康状况。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挤压腹部有淡黄色粘液流出,因投喂变质饲料或过量投喂引起,应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避免污染水质,减少肠胃病的发生。治疗时先减料,最好能停喂一餐,用广普抗菌药拌饵投喂3~5天可痊愈。同时巡查有无鱼游水,一般大量发病前会有少量鱼游水,此时是看病与用药的最佳时期,也是预防关键期。
有用1
鲈鱼养殖的条件要求。
1.养殖环境要求
鲈鱼养殖池塘面积不宜过大,池塘过小,水体窄,溶氧不足,难以高产;池塘过大过深,不利生产操作。
以8~12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水深1.54米,排灌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最好设进、排水闸,分别通向进、排水河,不重复使用养殖水,以免二次污染。
用细网将池塘分小,便于鱼苗吃食。每1.2~1.5亩水面配备1台增氧机,同时须配置抽水机以保证随时可更换新水,柴油发电机以防停电池塘缺氧。
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要经过干塘、清淤和曝晒方可放苗。放苗前半个月要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150斤或使用20毫克/升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未经干塘曝晒的,要使用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已经干塘曝晒的,在放养前10~15天放水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80~100公斤,隔天另加漂白粉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且彻底清除野杂鱼。
2.培育放养鱼苗
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为放苗时间,从海区捕捞的鲈苗体长1.5~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方可投入盐度1‰的暂养池暂养过渡。一般放养密度每亩约8000尾,选择晴天中午放苗,此时水温、溶氧较高可减少鱼苗不适,鱼苗经带水消毒后放入已准备好的网格里。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剩饵,故拆网后每亩要投放少量鲫鱼、罗非或鳊鱼(杂食性),并搭配少量花鲢(滤食性),以减轻水质污染并增加养殖效益。
3.加强日常管理
鲈鱼苗种培育成体长达10厘米左右时放入池塘进行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放养规格力求整齐,以免相互残食,放养密度以每亩1000~1500尾为宜,同时搭配养殖大规格鳙鱼种40尾、鲢鱼种20尾及彭泽鲫200尾,以充分利用水体,调节水质,增加产量。
9~10月温度适宜是鲈鱼快速育肥阶段,不可忽视水质调节。
4.科学防范疫病
鲈鱼喜暴食容易发生肠炎病,白天要观察鲈鱼吃食增减情况以判断其健康状况。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挤压腹部有淡黄色粘液流出,因投喂变质饲料或过量投喂引起,应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避免污染水质,减少肠胃病的发生。治疗时先减料,最好能停喂一餐,用广普抗菌药拌饵投喂3~5天可痊愈。同时巡查有无鱼游水,一般大量发病前会有少量鱼游水,此时是看病与用药的最佳时期,也是预防关键期。
有用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