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龄诊断是根据主茎叶片的生长数量来判断水稻的生育阶段,对指导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等有重要意义,常用方法如下:
1. 标记叶龄法
在水稻苗期,选择有代表性的植株(10-20株),用记号笔、红漆或挂牌等方式,标记主茎第1片完全展开叶(从胚芽鞘抽出的第1片叶为第1叶,叶片短圆、无叶耳),之后每长出1片。
- 注意:水稻主茎叶片数相对固定(如早稻11-13叶、中稻13-16叶、晚稻14-18叶,因品种而异),标记后可直接通过计数当前展开叶的数量确定叶龄。
2. 叶龄指数法
叶龄指数=(当前主茎展开叶数÷主茎总叶数)×100
- 例如:某品种主茎总叶数14叶,当前展开8叶,则叶龄指数=(8÷14)×100≈57,对应孕穗期前后(叶龄指数50-70为孕穗阶段)。
- 需先明确品种的主茎总叶数(可通过品种说明书查询)。
3. 叶形叶色判断法
不同叶位的叶片形态有差异,可辅助判断:
- 早生叶(1-3叶):叶片短、窄、色深,无叶枕或叶枕不明显。
- 中生叶(4-倒3叶):叶片逐渐变长、宽,叶色浓绿,功能旺盛(倒3叶是孕穗期的“养分期关键叶”)。
- 剑叶(最后1叶):抽出时稻穗开始发育,叶片短而宽厚,叶鞘包裹稻穗。
- 此外,水稻“拔节长穗期”的叶龄特征:倒4叶抽出时开始拔节,倒3叶抽出时幼穗开始分化,倒2叶至剑叶期为穗发育关键期。
4. 分蘖与叶龄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水稻主茎第n叶抽出时,第(n-3)叶位的分蘖开始发生(如第5叶抽出时,第2叶位的分蘖长出)。通过观察分蘖发生情况,可反向验证叶龄是否准确。
关键应用
- 诊断出叶龄后,可结合品种特性确定生育阶段(如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等),进而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
- 分蘖期(约1-倒4叶):控氮防徒长,促进有效分蘖;
- 拔节孕穗期(倒3叶至剑叶):保证肥水供应,防早衰和病虫害(如稻瘟病、二化螟)。
实际操作中,建议结合品种特性和田间观察,多种方法配合使用,提高诊断准确性。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