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咨询的问题水稻倒伏的原因来看,主要分“品种特性、栽培管理、环境胁迫”三大类,具体表现在:
一、品种特性
①株高>120cm的品种
②浅根系品种)。
二、栽培管理不当
①. 氮肥过量/施用时期不当:
- 分蘖期至拔节期施氮过多,导致植株徒长,茎秆纤细、细胞壁变薄,基部节间拉长,支撑力下降。
- 后期(孕穗期后)施氮过多,叶片旺长、田间郁闭,通风透光差,植株易倾斜。
②种植密度过高:
- 移栽时密度过大(如常规稻亩栽>2.5万穴)植株细弱易倒。
③水分管理不合理:
- 分蘖期长期深水灌溉,根系缺氧、发育不良,抓土能力弱,易发生“根倒”。
④拔节期未适度晒田,茎秆基部节间得不到硬化锻炼,细胞壁木质化程度低,易折断。
⑤病虫害影响:
- 病害:纹枯病、稻瘟病等导致穗部重量下拉,引发倒伏)。
⑥虫害:二化螟、大螟(蛀食茎秆内部,造成“枯心苗”或茎秆中空,易折断)。
⑦强风暴雨:水稻灌浆期至成熟期,若遇持续大风(风力>6级)+ 暴雨,植株承受的外力超过茎秆支撑力,直接导致倒伏(尤其田间积水时,土壤松软,根系易拔起)。
⑧后期早衰:灌浆期养分不足或干旱,植株早衰,茎秆养分回流、变脆,支撑力下降,遇轻微风雨即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