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菜粉蝶。以幼虫为害为主,幼虫又称菜青虫,幼虫咬吃寄主叶片,2龄前仅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表皮,3龄后吃叶片后造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只残留粗叶脉和叶柄,造成绝产,易引起白菜软腐病的流行。幼虫还可以钻入甘蓝叶内为害,不但在叶球内暴吃菜心,排出的粪便还污染菜心,使蔬菜品质变坏,并引起腐烂,降低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发生高峰:一年中以春秋两季为害最重防治方法:生物防治:低龄幼虫发生初期,喷洒苏芸金杆菌或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对菜青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喷药时间最好在傍晚。化学防治。由于菜青虫世代重叠现象严重,3龄以后的幼虫吃量加大、耐药性增强,应在幼虫2龄前喷药,消灭在3龄之前。药剂可选择:甲氨基阿维菌素、醚菊酯、阿维菌素、敌百虫等 2.小菜蛾。小菜蛾的初龄幼虫危害植物叶肉,留下表皮,在叶片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形成叶片空洞;小菜蛾的3~4龄幼虫可将菜叶吃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作物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小菜蛾还会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发生高峰期:小菜蛾全年发生为害明确呈两次高峰,第一次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防治方法:物理防治:黑光灯诱杀成虫 性诱剂诱杀:可用当天羽化的雌蛾活体或粗提物诱杀雄蛾。生物防治:可用苏云金杆菌制剂兑水喷施。保护天敌或人工饲养后释放出来控制菜蛾。药剂防治:灭幼脲、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敌百虫等。 3.蚜虫(甘蓝蚜)。一年发生多代,气候温暖地区可终年进行孤雌生殖。成虫、幼虫均可吃作物幼嫩部位,严重影响花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生长。物理防治:利用蚜虫对有较强趋性,在田间设置粘板。还可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逃避)的原理,在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化学防治:吡虫啉、啶虫脒、苦参碱(雅刻)、高效氯氟氰菊酯、噻嗪酮、烯啶虫胺、吡蚜酮等。 4.甘蓝夜蛾/斜纹夜蛾。可吃光叶肉,仅留叶脉,甚至剥吃茎杆皮层。幼虫可成群迁移,稍受震扰吐丝落地,有假死性。3~4龄后,白天潜于植株下部或土缝,傍晚移出为害。物理防治:诱杀成虫可采用黑光灯或糖醋盆等诱杀成虫。化学防治: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