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豇豆轮纹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采购商(1036)
采购商(1036)
‌豇豆轮纹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如下: 发病规律 ‌传播途径‌:豇豆轮纹病的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也可以种子内或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或越夏。在南方冬季温暖地区,病菌以分生孢子辗转传播为害,无明显越冬或越夏期‌。 ‌传播方式‌:病菌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高温高湿、早春气温回升早、夏秋连阴雨多、栽培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性差、连作低洼地等因素都会加重发病‌。 ‌适宜环境‌: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20-38℃,最适温度为25-33℃,相对湿度需达到95%以上‌。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彻底清除病残体‌:在生长季节结束时,彻底收集并销毁病残体,深耕晒土,有条件时实行3年以上轮作‌。 ‌种子处理‌:用种子质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 ‌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豆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选用抗病品种‌。 ‌合理施肥和排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生长期间做好清沟沥水工作,摘除下部病叶、老叶,以利通风降湿‌。 ‌化学防治‌: ‌药剂选择‌:发病初期可使用苯醚甲环唑、丙森锌、戊唑醇、氟啶胺、异菌脲、多抗霉素、代森锌、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防治。具体制剂和施药量为:4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25克/公顷,500克/升异菌脲悬浮剂45克/公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250克/公顷,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克/公顷。采用喷雾法施药‌。 ‌喷药频率‌:每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
全部2条信息 更新于2025-02-04
没有更多的问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