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细菌性角斑病怎么防治
采购商(0894)
采购商(0894)
甜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常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茎蔓,需从农业管理、药剂防治等方面综合防控,具体措施如下: 一、症状识别 - 叶片:初期出现水渍状浅绿色斑点,后扩大为多角形病斑,边缘褐色,中间黄白色,湿度大时病斑背面有乳白色菌脓,干燥后病斑易开裂穿孔。 - 果实:病斑初期为水渍状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溢出白色菌脓,后期果实腐烂,病部留有裂纹。 二、农业防治措施 - 种子消毒:播种前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15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洗净再催芽,避免种子带菌。 - 轮作倒茬:与非葫芦科作物(如水稻、玉米、豆类)轮作2-3年,减少土壤中病菌积累。 - 加强田间管理: - 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块种植,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雨季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 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及时摘除病叶、老叶,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并烧毁,减少病菌传染源。 三、药剂防治方案 - 预防期:定植后每隔7-10天喷施一次保护性药剂,如20%噻菌铜悬浮剂1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增强植株抗病性。 - 发病初期:选用内吸性杀菌剂及时防治,可交替使用以下药剂: - 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中生·乙蒜素乳油1500倍液,重点喷施叶片背面和果实。 - 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3.5%喹啉铜悬浮剂15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 病株处理:发现严重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销毁,病穴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生石灰混合消毒。 四、注意事项 - 药剂喷施宜在晴天上午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时段用药,防止烧叶。 - 收获前10-15天停止用药,确保农产品安全。 - 细菌性病害易在高湿环境下传播,雨季或浇水后需重点监控,发现零星病斑立即防治,避免大面积蔓延。 若田间已出现病斑,可先摘除病叶并喷施上述药剂,同时加强通风降湿,通常1-2周即可控制病情。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5-06-16
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