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米穗部出现白色絮状物,籽粒发育不良,这是白发病吗?会不会影响明年留种?
采购商(9403)
采购商(9403)
黄米穗部出现白色絮状物且籽粒发育不良,大概率是白发病(真菌性病害),若留种会导致明年病害延续,不建议留种,具体判断及应对如下: 一、先确诊:白发病的典型特征 黄米(糜子)白发病由真菌引起,穗部症状与其他问题有明显区别,核心特征为: - 白色絮状物:是病菌产生的菌丝体,常包裹整个穗部或部分小穗,后期可能变黑(形成菌核)。 ​ - 籽粒异常:受害穗的籽粒发育停滞,多为瘪粒、空粒,或籽粒被菌丝缠绕,无法正常成熟。 ​ - 伴随症状:前期可能出现叶片“灰背”(叶背产生白色霉层)、“白尖”(心叶变白枯萎),后期才表现为穗部畸形、长絮状物,与其他病害(如黑穗病)的“黑粉团”有明显区别。 二、关键结论:绝对不能留种 白发病属于种传+土传病害,留种会导致明年种植时病害直接爆发,原因如下: 1. 种子带菌:受害穗的籽粒表面或内部会附着病菌孢子,即使肉眼看不到絮状物,种子也可能带菌,播种后病菌会侵染幼苗,引发新的病害。 ​ 2. 土壤残留风险:今年发病的地块,土壤中会残留病菌卵孢子,可存活5-8年,若明年继续种植黄米,即使换用无病种,仍有30%以上的概率被土壤中的病菌感染。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5-09-19
没有更多的问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