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补救,但需先控制风险再促进菌丝生长,核心是先抑制杂菌、再优化环境,具体步骤如下:
1. 暂停补水,加强通风控湿:未达60℃的培养料可能存在杂菌残留,此时若湿度高易引发污染。先减少环境湿度至70%-75%,每天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降低料表杂菌滋生概率。
2. 提升环境温度,促菌丝定植:将培养环境温度稳定在28-32℃(草菇菌丝最适温度),避免温差过大。可通过覆盖保温膜、使用加热设备等方式升温,帮助稀疏菌丝快速蔓延、形成菌网。
3. 后期薄覆营养土,补充养分:待菌丝布满料面80%以上时,可在表面薄铺一层经过灭菌的腐殖土(厚度1-2厘米),既能保湿,又能缓慢释放养分,促进菌丝健壮生长,为后续出菇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