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8月26日 21:00:41

小龙虾为什么不觅食?该怎么解决?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6日 21:00:41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作者:编辑359 阅读量:22539
导读:近年来,小龙虾养殖越来越火热,吸引了很多人加入这个行业。养殖小龙虾的农户们都知道,小龙虾的耐饥饿能力较强,10天不进食仍能正常生活。摄食的最适温度是20~30℃。但是近期却有养殖户反映,他养殖的小龙虾不觅食,那么小龙虾为什么不觅食?该怎么解决?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近年来,龙虾养殖越来越火热,吸引了很多人加入这个行业。养殖小龙虾的农户们都知道,小龙虾的耐饥饿能力较强,10天不进食仍能正常生活。摄食的最适温度是20~30℃。但是近期却有养殖户反映,他养殖的小龙虾不觅食,那么小龙虾为什么不觅食?该怎么解决?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小龙虾为什么不觅食?该怎么解决?-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一、小龙虾为什么不觅食?

小龙虾不觅食是聚缩虫病的明显症状,其病原为聚缩虫,症状为克氏螯虾难以顺利脱壳,病虾往往在脱壳过程中死亡,幼体、成虾均可发生,对幼虾危害较严重。

龙虾寄生聚缩虫后,体表似覆盖一层絮状白毛,消瘦,活动减弱,或在池中不动或在水中缓慢游动,趋光性差,极易沉入水底。聚缩虫群体较大,常附着在龙虾的头甲及腹部、鳃部,呈粘滑的絮状附着物肉眼可见。病蟹的关节、步足、背部、额部、附肢及鳃上都附着聚缩虫,体表污物较多,活动及摄食能力减弱,严重影响龙虾的呼吸、活动和摄食,患病的龙虾不觅食、不摄食、不排粪、不蜕皮,严重者常在黎明前死亡。

二、小龙虾聚缩虫病的发病原因

1、聚缩虫喜生活在有机质较多、盐度较低的水体中。因此,池中的有机物既为聚缩虫提供了食料又提供了附着基。

2、聚缩虫是通过端纤毛轮的自由游泳体在水中传播的,静水容易使端纤毛幼虫易寄生在附着基上。

3、当池中有机物的含量则越来越多,聚缩虫在这种环境下就会迅速繁殖。严重时可使龙虾幼体聚缩虫的感染率达到85%。

小龙虾为什么不觅食?该怎么解决?-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三、小龙虾不觅食的的解决方法

1、在放水前彻底清塘,晒塘,做好杀菌消毒工作,从源头上消灭病原体。

2、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大量换水,水体可用硫酸铜消毒,定期适量投入“虾蟹保护剂”与盐水溶液,减少池水中聚缩虫数量。

3、对于已经染病的虾体可以用新洁尔灭和高锰酸钾充分溶解,浸泡一刻钟。

小龙虾为什么不觅食?该怎么解决?-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以上就是小龙虾不觅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当然,除了以上原因,小龙虾的食欲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强, 但当水温超过35℃时,食欲也会明显下降。如果小龙虾因感染聚缩虫病而不觅食,养殖户们一定要及时防治。

关于小龙虾不觅食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推荐阅读:小龙虾全身发黑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肖新明
肖新明·技术员 | 详情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
湖南省怀化市职业技术学院
4446咨询量
5517回复量
擅长:擅长淡水鱼,青鱼,鲢鱼,鲫鱼,鲤鱼,小龙虾,泥鳅养殖
限时免费提问
余四仿
余四仿·水产养殖工程师 | 详情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
嘉鱼县渡普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731咨询量
1808回复量
擅长:擅长鱼、虾、蟹养殖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胡浩泉
胡浩泉·养殖技术员 | 详情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
广东海洋大学
1056咨询量
577回复量
擅长:擅长鱼苗,虾,蟹苗,鲫鱼等海淡水鱼虾养殖技术指导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