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8月24日 02:03:07

夏秋交替时节鲤鱼管理技巧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4日 02:03:07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作者:编辑小兔 阅读量:7575
导读:鲤鱼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矿物质等,是人们日常喜爱食用的水产品,人工养殖效益好。本期介绍一组夏秋交替季节人工养殖鲤鱼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鲤鱼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矿物质等,是人们日常喜爱食用的水产品,人工养殖效益好。本期介绍一组夏秋交替季节人工养殖鲤鱼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夏秋交替时节鲤鱼管理技巧-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繁育管理讲技巧

亲鱼培育池塘1~2亩,水深1.2米左右,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放养前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亩放150~200公斤。人工繁殖时,为防止其自行交配产卵应将雌雄分开。

鲤鱼一般二龄性成熟,有些一龄也成熟。亲鱼可选择体型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体长与体高之比为3:1的品种,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鲤鱼,其怀卵量和卵品质较差,不宜选择作亲鱼。雌鱼至少2冬龄,体重1.5公斤,雄鱼2冬龄1公斤以上为好。产卵季节随地区而异,3~8月均可产卵,以4~6月为盛产期。产卵场多在浅水湖湾或河湾水草丛生地带,卵粘性很强,产完后即牢固粘附在水草上,怀卵量因年龄和个体大小而异,15~80万粒不等,卵子产出后,在15℃~20℃水温下经4~6天即可孵化出苗。

人工催产多见于鱼种场,每公斤雌鱼用人工绒毛膜促进性腺jisu600~1000国际单位或促黄释放jisu类似物30~50微克,或将其减量混合使用,雄鱼剂量减半。一般在晴天下午18:00按预定剂量在胸鳍基部一次注射到胸腔,随即移入产卵池中,并加注新鲜水半小时,水温18℃时6~15小时后即可发情产卵。水温越高,效应时间越短,反之相反。

催产后的亲鱼可在池中自行产卵,办法同自然产卵型。若人工采卵,可在鱼发情高情绪前捞起,用毛巾擦去鱼体水分,将卵挤入干瓷盆中,并迅速挤入,用羽毛搅拌,让其充分受精,然后将受精卵均匀涂抹在鱼巢上,放到孵化池孵化。或用滑石粉溶液脱粘后流水孵化,水温16℃~22℃时3~5天即可出苗。

每亩池塘放30~50万粒受精卵,应将同一天的卵一齐放入方可保证鱼苗规格整齐。特别应注意防止水霉病,可用0.3‰甲醛事先浸洗粘有卵的鱼巢。

夏秋交替时节鲤鱼管理技巧-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2、鱼苗培育有方法

可选择水深0.8~1.2米,少淤泥东西向鱼池1~2亩,按常规方法清整、消毒。放鱼苗前先用网拉空网除*杂,还可放廉价花白鲢苗种50~80尾进行试水,证明一切安全后即可放鱼,每亩放10~25万尾。如不施基肥,直接将鱼苗放入,则水中适口饵料轮虫较少,不够吃,鱼苗体弱,成活率较低。可在鱼苗下塘前7~10天,将已发酵粪肥施入。如猪牛粪便每亩则按150~300公斤(5挑左右),或无机肥料(化肥、磷肥等)5~10公斤施用。同时每亩用150公斤生石灰进行消毒,一周后鱼苗下池正好是轮虫高峰期,鱼苗适口饵料充足,生长健壮。

鱼苗入池后,在前几天生长特别快,往往会出现天然饵料不足,因此要注意补料。常用黄豆加熟鸡蛋黄打浆泼洒投喂。每天每亩用2~4公斤黄豆加3~5个熟蛋黄磨成浆立即泼洒投喂,重点喂池边附近几米水面。豆浆既可直接被苗种吃掉,还能培肥水质,丰富天然饵料。每三天泼一次过滤后的新鲜猪血,也可从6~8分开始投喂鱼苗料,既可补食,又可诱使鱼苗抢食,从而促进消化道发育,有利于提高苗种成活率和壮苗。

每三天一次施追肥,让水中轮虫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也可每天从较肥的成鱼池中抽部分水加到鱼苗池,既能为鱼苗增加天然饵料,又能防止加机井水过多而导致气泡病发生,每周应换水1/3~1/2。

夏秋交替时节鲤鱼管理技巧-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3、日常管理须精细

鲤鱼分布广,养殖方式较多,适宜池塘、网箱、流水、围栏、稻田及山坪塘等养殖方式,最适宜生长水温25℃~32℃。鲤鱼为杂食性底层鱼类,亲鲤可投喂豆饼、蚕蛹、鱼粉等高蛋白饲料。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水质,常加注新鲜水,保持微流水,以刺激性腺发育。体长3厘米以下鱼苗主要吃食轮虫和小型枝角类;3厘米以上主食枝角类、桡角类、摇纹幼虫和其他昆虫幼虫;体长20厘米以上就以摇纹虫和纤毛类为主要食物;一龄以上则以底栖物如昆虫螺蚬以及水生维束植物碎片为食。因其食性杂、食物广,生活条件要求不高,生长快,一般二龄可达商品规格,若用配合饲料饲养,一龄便可达商品规格。

鱼苗开口越早,生长起点越早,生长就越好。投料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四定原则,按鱼种采食节律予以投喂。旺食鱼种前期,特别是寸片到25~30厘米内生长特别快,体长体重增长均快,需要的饲料也较多,此时应加强投喂,此期投饵率超过10%。经夏花培育,鱼苗体长与体重均增长许多倍,适应能力也增强许多,食性变化已具有了品种特征,开始喜好精料,应尽早平稳过渡吃配合饲料。

单养时可选水深1~1.5米经消毒池塘2~4亩,每亩放夏hua鱼种3000~6000尾,投喂配合饲料或豆饼、蚕蛹、鱼粉混合物,要求饲料蛋白质35%以上,每天8~12次,投饵率5~8%。

混养时可将鲤鱼夏花与其他鱼种混养,可鲤鱼为主或为辅。若以鲤鱼为主,则应加强饲料投喂;若以花白鲢为主,可适当培育水质;若以草鱼为主,则鲤鱼宜少放。

夏秋交替时节鲤鱼管理技巧-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4、疫病预防宜科学

烂鳃病俗称乌头瘟,病鱼离群独游,少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乌黑。由鱼害粘球菌感染所致,危害多种鱼类,水温20℃~32℃最易暴发,常与赤皮、肠类病并发。高温季节用*霉素0.1国际单位泼洒消毒池水,每公斤饲料用红霉素100毫克或恩诺沙星80毫克拌料内服。

肠炎病俗称烂肠瘟,病鱼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men红肿突出似火山,严重时鳍条亦蛀蚀破烂。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内一般无食物,含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或血脓。由肠型点状产气单孢菌感染所致,一般死亡率在50%左右,此病8~9月多发,往往与细菌性烂鳃病同时并发。每10公斤鱼第一天用磺胺胍1克,第2~6天用药量减半。当肠炎与烂鳃病并发时,全池遍洒2~3国际单位五倍子,同时连续6天投喂呋喃唑酮药饵,每10公斤鱼每天用药100毫克。病情严重时,呋喃唑酮首次用量加倍;每10公斤鱼用大蒜50克拌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天。

鲤蠢病轻度感染时无明显变化,严重时可见肠道被堵塞,并能引起肠粘膜发炎和贫血,偶尔能见到死亡。由鲤蠢绦虫感染所致,主要危害鲤鱼、鲫鱼成鱼,以6~8月多见,用敌百虫拌料内服。

关于夏秋交替鲤鱼管理技巧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老师你好,请问造成鲤鱼体弯曲的原因是什么?感谢大家
采购商(8819)
采购商(8819)
鲤鱼体弯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因素 • 胚胎发育畸形:孵化条件不良(如水温异常)会导致胚胎发育受损,从而引起鲤鱼体弯曲。 • 近亲繁殖:长期近亲繁殖可能导致鱼苗种质退化,基因变异,从而诱发体弯曲等畸形。 2.生物因素 • 寄生虫感染:某些寄生虫(如复口吸虫、脑粘体虫)会侵入鲤鱼的脊椎或神经系统,导致身体弯曲。 •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如疱疹病毒)也可能导致鲤鱼出现弯体、秃尾等畸形。 3.理化因素 • 重金属中毒:水中含有汞、镉等重金属,会导致鲤鱼骨质疏松、脱钙,进而引起身体弯曲。 • 水质和环境变化:水温、盐度、酸碱度等理化指标的剧烈变化,也可能导致胚胎或幼鱼发育异常。 4.营养因素 • 营养失衡:饲料单一或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D、钙等)会导致鲤鱼脊柱弯曲。 • 劣质饲料:使用含有违禁成分的劣质饲料可能导致鱼类骨骼发育异常。 5.其他因素 • 养殖环境:新开的鱼塘可能含有较多的重金属盐类,容易引发弯体病。 • 机械损伤:在捕捞、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鱼体受伤,进而引发弯曲。 预防和解决措施 1. 优化孵化条件:保持孵化期间水温稳定(如28℃左右),避免水温骤变。 2. 控制近亲繁殖:避免近亲繁殖,引入优良种源。 3. 防治寄生虫和病毒:定期使用硫酸铜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预防寄生虫感染。 4. 改善水质:定期检测和更换水质,避免重金属污染。 5. 调整饲料:使用营养均衡的饲料,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11-04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肖新明
肖新明·技术员 | 详情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
湖南省怀化市职业技术学院
4203咨询量
5267回复量
擅长:擅长淡水鱼,青鱼,鲢鱼,鲫鱼,鲤鱼,小龙虾,泥鳅养殖
限时免费提问
巩华
巩华·水产养殖专家 | 详情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1072咨询量
968回复量
擅长:擅长草鱼,鲫鱼,鲤鱼等淡水鱼养殖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弓飞龙
弓飞龙·畜牧师、执业兽医师、水产工程师 | 详情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12咨询量
23回复量
擅长:鳊鱼、鲈鱼、草鱼、鲢鱼、锦鲤、鲤鱼、鲫鱼、鲳鱼、鮰鱼、青鱼、罗非鱼等水产养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