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8月22日 03:00:41

2021年北方玉米春耕春播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2日 03:00:41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作者:编辑小兔 阅读量:5464
导读:当前,北方春玉米正处于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总体看,北方地区土壤墒情较好,春季气温回升快,有利于实现足墒播种和一播全苗。但部分地区土壤偏湿,近期大风天气较多,气候不确定性大,对玉米播种出苗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今年玉米生产形势和北方气候特点,以提高“三度”(玉米播种密度、出苗整齐度和成熟度)为核心,以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为重点,全面落实秸秆还田、单粒精播、种肥同播、合理密植等关键措施,全力打好全年玉米丰收基础。

当前,北方春玉米正处于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总体看,北方地区土壤墒情较好,春季气温回升快,有利于实现足墒播种和一播全苗。但部分地区土壤偏湿,近期大风天气较多,气候不确定性大,对玉米播种出苗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今年玉米生产形势和北方气候特点,以提高“三度”(玉米播种密度、出苗整齐度和成熟度)为核心,以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为重点,全面落实秸秆还田、单粒精播、种肥同播、合理密植等关键措施,全力打好全年玉米丰收基础。

2021年北方玉米春耕春播技术指导意见-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一是秸秆处理。因地制宜采用玉米秸秆覆盖免耕、覆盖条带耕作、深耕翻埋还田等秸秆处理方式,提高秸秆还田质量,培肥地力、蓄水保墒。对应离田而未离田的秸秆,加快秸秆离田进度。

二是因墒整地。对秋整地、秸秆深翻还田地块,坚持保底墒、封表墒。土层化冻到7—8厘米时顶凌封墒,到15—18厘米再耙地、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对秋整地、起垄地块,土层化冻3—5厘米时顶凌镇压。对春整地、土壤墒情适宜地块,土层化冻10—15厘米时深松、耙、耢、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对干旱地块,尽量少动*,采取少耕或免耕方式灭茬播种或原垄卡种。对土壤过湿地块,适时机械化雪散墒,明水地块及时排水。

三是选择良种。根据自然和生产条件,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熟期适宜、高产稳产、耐密抗倒、抗逆广适、抗病抗虫、宜机械化作业的优良玉米品种。避免种植生育期偏长的品种,杜绝越区种植。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优质专用型或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

2021年北方玉米春耕春播技术指导意见-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四是适期精播。根据气温、土壤墒情、品种特性、栽培方式、管理水平等确定最佳播期。土壤墒情适宜地区,采取平作、垄作,加强机械单粒精播,抢墒播种。对土壤墒情差或易旱、无水浇条件的地块,采取免耕播种或平播、垄沟播种等方式,适当深播或深覆*,加重镇压;对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可采取膜下滴灌、浅埋滴灌等技术。对旱情严重地区,宜采取“坐水种”或浇水造墒后播种。对土壤湿度大、地温低的地块,应提早起垄散墒、提高地温,垄上播种,适当浅播或浅覆*,隔天适度镇压。若适播期内未达到播种条件,及时改种早熟品种,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五是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等,确定适宜种植密度,构建合理群体结构。一般亩保苗4000株左右。整地播种质量高、肥水供应充足、生产条件整体较好,且使用耐密抗倒玉米品种地块,亩保苗密度可增至4500—5000株。

2021年北方玉米春耕春播技术指导意见-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六是病虫防控。专家预测,今年玉米大斑病在东北部分地区偏重发生;玉米螟在东北大部中等发生;粘虫在大部地区为中等发生。应采用抗病抗虫品种,强化种子包衣,杜绝“白籽”下地,并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积极开展绿色防控和生物防控,有条件的可采用高地隙喷药机或植保无人机进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果,降低病虫为害损失。

来源: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关于2021年北方玉米春耕春播技术指导意见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王兴兰
王兴兰·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 详情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农村农业局
5902咨询量
7889回复量
擅长:擅长粮食、蔬菜、果树、食用菌平菇优质高产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张正庄
张正庄·高级农艺师 | 详情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
退休农艺师
108咨询量
92回复量
擅长:水果,桃子,西瓜,苹果,樱桃,小麦,绿豆,黑豆,玉米
限时免费提问
王书锋
王书锋·正高级农艺师 | 详情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
行唐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1983咨询量
4386回复量
擅长:芋头,生姜,玄参,小米,小麦,玉米,其他经济作物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