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8月22日 01:01:02

种植课堂:大棚土豆的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2日 01:01:02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作者:编辑567 阅读量:14952
导读:土豆既是蔬菜又是粮食作物,在日常生活中很受消费者欢迎,而且还可以加工成各种农副产品,经济附加性强,因而得以在我国普遍种植。而不同的地区因种植条件的差异,其种植方法也是不同的,有的是露地栽培,有的是大棚栽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大棚土豆的栽培技术。

土豆既是蔬菜又是粮食作物,在日常生活中很受消费者欢迎,而且还可以加工成各种农副产品,经济附加性强,因而得以在我国普遍种植。而不同的地区因种植条件的差异,其种植方法也是不同的,有的是露地栽培,有的是大棚栽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大棚土豆的栽培技术。

种植课堂:大棚土豆的栽培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微酸性沙壤土或壤土进行栽培。选好地后,对地进行深耕,耕前将*杂肥一次性撒施、三元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分别撒施亩用量的一半。然后深耕30厘米左右。

2、大棚扣膜

大棚应该在马铃薯播种前15-20天建造完毕并扣上棚膜,以利于土壤化冻,提高地温。棚膜多选择厚度0.06-0.12hm的无滴膜,通常采用三幅式覆膜,顶膜与裙膜交接处要重叠20-30厘米,将顶膜压在裙膜外面,裙膜着地部分要用泥土封压。而二膜最好选用厚度约为0.03-0.04hm的聚乙稀薄膜。

3、适时播种

将处理好的种薯按1hm2植75000株左右标准挖穴直播,一般株距20-24cm,行距约60cm,挖斜穴。分个斜放于穴中央,深度视种薯芽长短而定。苗种播入穴内后用营养土覆盖,盖*厚度以不见芽苗为宜。

种植课堂:大棚土豆的栽培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4、水肥管理

播后喷施96%异丙甲草胺2000-3000毫升/公顷,然后盖膜。可在每2畦再建小拱棚1个。由于拱棚栽培升温快,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因此播种时如底墒不足,最好先浇水再播种,浇水时应逐沟、分段进行,注意控制水量,使底墒适宜。建议根据苗情浇好2次水,齐苗后20d浇第1次水,现蕾膨大期浇第2次水。

5、大棚管理

(1)查苗破膜: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播种后20-25天,幼苗开始出*并陆续顶膜,这时要及时进行检查,人工辅助破膜放苗,使幼苗顺利出*,以防烧苗。

(2)补苗间苗:破膜放苗后还应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苗全、苗齐、苗壮。补苗的同时还应及时进行间苗,方法就是拔除弱苗,每株留1-2个健壮幼苗即可。

(3)温度调节:棚内温度的调节是早春保护地马铃薯栽培获得高产的关键,大棚二膜内温度白天保持20℃-26℃,夜间12℃-14℃。随着气温的回升及幼苗陆续出*,一般需要在中午开小口通风2-3小时,来调节温度。

6、适时收获

为了提早上市,大棚土豆的采收不一定等到充分成熟,一般当地上部分茎叶略转枯黄,薯藤伏地后,选择晴天收获,掀开地膜即可轻挖。

种植课堂:大棚土豆的栽培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总的来说,土豆是一种很适合大棚种植的蔬菜品种,在种植得当的情况下,产量表现也是不错的,种植效益可观,目前该技术在很多地区都已推广应用起来,并且方法也是日益成熟。

关于大棚土豆栽培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产品全国优质土豆供应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请问各位老师,土豆病毒病得病之后怎么防治?麻烦看看
采购商(8494)
采购商(8494)
针对土豆得了病毒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改进栽培措施:包括留种田远离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 •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倍液、1.5%植病灵K号乳剂10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一700倍液。 • 防治蚜虫:由于病毒病多为白粉虱等虫类传播,预防病毒病首先要预防白粉虱等虫害,可采用黄板等物理防治方法或者定期喷施苦楝油或印楝素等有机药物。 • 及时隔离病株:已经患病的植株应立刻与其他植株隔离,并注意虫害的防治,以免大面积传染。 • 使用特定杀菌剂:如三氯异氰尿酸、甲基硫菌灵、霜霉威盐酸盐、菌核净、戊唑醇、代森锰锌等,这些药剂对细菌、病毒、真菌、芽孢等都有杀灭作用。 • 科学施肥和田间管理: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或营养缺乏,及时除草、松土、培土,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防治土豆病毒病,减少病害对土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11-04
老师打扰了,土豆环腐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感谢大家
采购商(9865)
采购商(9865)
土豆环腐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选择抗病品种:选择较抗病的品种,如郑薯5号、津引8号、荷兰3号、中薯3号等。 • 严格检疫:调种要严格进行产地检疫,种薯检验,禁止从病区调种。 • 选用无病种薯:整薯播种,避免切刀传染,采用小种薯播种的办法,提高出苗率,减轻发病率。 • 选种晒种:播前将种薯堆放在室外晾晒,催芽促使病薯出现明显症状,加以淘汰。 • 切刀消毒:环腐病主要通过切刀传染,切薯时要准备两把切刀,一盆药水,在淘汰外表有病薯块的基础上先削去尾部观察,有病的淘汰,无病的切种,切一薯块换一把刀,消毒药水可用0.1~0.2%升汞液、5%石碳酸、0.1%高锰酸钾、0.5%食盐水、75%酒精。 • 消毒盛放容器:盛放容器可通过蒸煮,高温消毒或硫酸铜液处理,农机具可用漂白粉溶液或福尔马林液消毒。 • 药剂浸薯:环腐病菌存在于维管束中,一般药剂很难杀死薯块内部的病菌,生产中常用200 mg/kg土霉素液、链霉素液或升汞液浸薯块。薯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5分钟或80%乙蒜素乳油1500倍、新植霉素2000倍液、47%加瑞农(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0分钟。 •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3-0.5 L,隔10天1次,连续灌2~3次。 • 农业防治:马铃薯种植应实施轮作方式,整地要深翻,将越冬菌源消灭。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水肥管理,提高马铃薯的抗病能力。 • 田间管理:生长期及时松土、培土起垄、浇水、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喷施地果壮蒂灵,提高土豆吸水吸肥能力,增强免疫性,保障土豆高产优产。通过上述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土豆环腐病的发生和蔓延。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11-01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王常波
王常波·国家农业技术员 | 详情
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
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794咨询量
272回复量
擅长:常见蔬菜,水果,粮油作物
限时免费提问
叶树辉
叶树辉·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 详情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上营乡农拔站
1601咨询量
2442回复量
擅长:当归,黄芪,党参,柴胡等中药材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孟玉智
孟玉智·高级农艺师 | 详情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
临夏市农村经营服务站
14621咨询量
13123回复量
擅长:擅长四季豆,大葱,小白菜,芹菜,茄子,土豆,茼蒿,西红柿,豌豆,包菜等蔬菜种植与病虫害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