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29日 18:00:10

泥螺的养殖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9日 18:00:10 来源:惠农网用户投稿 作者:编辑567 阅读量:23928
导读:泥螺是腹足纲后鳃亚纲的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的潮间带滩涂,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在市场一直很畅销。近些年来,泥螺被视为特殊风味食品而备受消费者青睐,而且还出口创汇,养殖前景广阔。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简要分享给大家。

泥螺是腹足纲后鳃亚纲的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的潮间带滩涂,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在市场一直很畅销。近些年来,泥螺被视为特殊风味食品而备受消费者青睐,而且还出口创汇,养殖前景广阔。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简要分享给大家。

泥螺的养殖技术要点-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养殖场地

根据泥螺的生长习性,养殖泥螺的场地应选择在泥沙底质、含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较丰富的潮间带滩涂,尤以咸淡水交汇处滩涂更佳。

2、养殖田建造

在养殖场地滩涂四周挖泥筑堤,建成*塘。*塘面积以300-700平方米为宜,以便于养殖管理。*塘建成后,在塘的内侧四周挖一道宽30-50厘米、深20-30厘米的环塘沟。养殖的涂面要进行浅翻,翻*20-30厘米,再用推板堆平推光,使涂面平坦、涂泥细腻、光滑,建成泥螺养殖田。

3、适时播苗

用聚乙稀单丝织成的淌袋,在半人工育苗场或自然海区泥螺密集处。轻轻刮取泥螺苗,并用海水洗净,去除杂质后即可播入养殖田养殖。播苗季节以2月中旬至3月底为宜,放苗量以每平方米100粒左右为宜。另外,播苗前注意按每亩50克三唑磷乳油加20公斤水配成药液喷洒*塘,以灭杀敌害生物。

泥螺的养殖技术要点-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4、养殖管理

每天巡塘,观察泥螺的生长情况以及塘内水色、水位、及时修补堤坝。及时换水,大潮汛的起水头开塘换新水1次。换水的同时,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节水位,结合晒涂,促使底栖硅藻等饵料生物的繁殖。小潮水时,通过施肥(施肥量为氮1ppm,磷0.1ppm)培育底栖硅藻,促进泥螺生长。

5、收捕加工

泥螺苗经过2-3个月的养殖,一般在5月份收捕,6月份放养的泥螺苗则可至8-9月陆续起捕。起捕时常用手工,捕大留小。捕后的泥螺应先用海水冲洗干净,再静养2-3天,让泥螺吐出胃内的泥沙及体内粘液,再经盐腌后用酒及调味品制成醉泥螺上市或出口。

泥螺的养殖技术要点-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总的来说,随着人们饮食需求的愈发广泛,泥螺这一不被大家重视的美味近些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果大家也有想法养殖的,一定要先掌握好相关养殖技术要点才行。

关于泥螺养殖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产品全国优质淡水螺供应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戴届全
戴届全·资深畜牧兽医专家 | 详情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
宁乡市农业农村局
17874咨询量
24844回复量
擅长:擅长畜禽鱼蜂等动物疫病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肖新明
肖新明·技术员 | 详情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
湖南省怀化市职业技术学院
3850咨询量
4901回复量
擅长:擅长淡水鱼,青鱼,鲢鱼,鲫鱼,鲤鱼,小龙虾,泥鳅养殖
限时免费提问
隆克礼
隆克礼·高级水产工程师 | 详情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
四川省通江县水产渔政局
1999咨询量
2152回复量
擅长:甲鱼,鳊鱼,鲈鱼,石斑鱼,草鱼,刀鱼,鲢鱼,鲤鱼,鲫鱼,其他水产养殖,太阳鱼,鳜鱼,胭脂鱼,金鱼,银鱼,青鱼,罗非鱼,黄颡鱼,巴沙鱼,花骨鱼,石爬鱼,水蜂子鱼,甲鱼等水产养殖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